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个人支付有哪些情况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一次性给付 对于这种给付的方式,虽然有人认为应谨慎使用,但目前因人们经济收入有显著的增加,工作调动甚为频繁,也考虑到法院的执行效率;在法院判决离婚涉及子女抚养费的,往往大多都采用这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被大部份当事人所接受。 二、定期给付和以物折抵 定期给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给付,以物折抵往往适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 一次性给付或以物折抵一般是以十八周岁为底线,即具体数目是按月或年的抚养费的数额乘以将子女抚养至十八周岁为止,计算总数一次性给付完毕。子女抚养费发生法律效力之后,由于生活具有变动性,在父母的经济状况抚养能力及社会实际生活水平发生变化时,可以提起要求增加、减少或免除抚养费;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事由包括: 1、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维持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2、因子女患病、上学等,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不支付子女抚养费的情况如下:由于长期生病或丧失劳动能力,且没有经济来源,而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负担得起力抚养子女;付款人因违法犯罪被监禁或劳动教养,失去经济能力,无法付款;直接抚养子女再婚,继父或继母愿意承担子女抚养费的一部分或全部。
离婚后支付子女抚养费的支付方式: 1、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2、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月或定期给付,也可按收益季度或年度给付。
-
离婚后无需支付抚养费的情况有哪些
离婚后无需支付抚养费的情况有: 1、子女已满十八周岁的; 2、子女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且能够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的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
2021.01.10 112 -
离婚后不需要支付抚养费的有哪些情况
离婚后不需要支付抚养费的有以下情况: 1、离婚时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商量好一方不出抚养费的,只要当事人认可; 2、需要给付的一方因为长期患病生活困难,或遭遇意外已经失去了劳动能力的,判决孩子归属的一方有能力独自抚养孩子的,可以免去其抚养费的给
2022.05.11 645 -
哪些情况下不用支付子女抚养费
下列情况可以酌情减免抚养费: 1.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既有经济负担能力,又愿意独自承担全部抚育费。 2.给付义务的父或母因出现某种困难,确实无法或没有能力给付抚养费的,可以通过协议或判决,酌情减免给付数额。
2021.03.11 132
-
离婚后不支付抚养费的情况有哪些
离婚时双方约定或直接抚养子女一方承诺不要求另一方负担子女抚养费,此后又以子女名义起诉,要求对方给付抚养费的,一般不予支持。但具有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经济状况发生不利变化不足以维持子女当地一般生活水平,或者
2022-03-23 15,340 -
离婚后无需支付抚养费的情况有哪些
离婚后无需支付抚养费的情况有: 1、首先来看下年龄,在18岁之后不用支付抚养费。 离婚后一方给予另一方子女抚养费的给付期限,到十八周岁为止。 2、带孩子的一方,如果再婚了,特殊情况下可以不用支付抚养费
2022-06-03 15,340 -
离婚后支付子女抚养费的支付方式有哪些
离婚后支付子女抚养费的支付方式: 1、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2、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月或定期给付,也可按收益季度或年度给付。
2023-02-16 15,340 -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支付方式有哪些,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给付方式有
抚养费在抚养费的数目确定后,涉及到一个如何履行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一、一次性给付 对于这种给付的方式,虽然有人认为应谨慎使用,但目前因人们经济收入有显著的增加,工作调动甚为频繁
2022-01-22 15,340
-
00:51
离婚子女抚养费支付标准2021
在离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这些标准来确定的,承担抚养费的一方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
2,814 2022.04.17 -
01:06
2021年离婚孩子抚养费支付标准
子女的抚养费一般是由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支付的,但是具体的抚养费数额,则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因素进行计算。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数目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有特殊情况的,如子女长期患有重大疾病、或子女残疾的,可适当增加。对于无收入的
1,591 2022.04.17 -
01:25
离婚后拒绝支付抚养费怎么办
对于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不给抚养费的处理办法,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如果是协议离婚的话,当事人只能凭离婚协议书和其他证据材料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当时约定的抚养费金额需要更改,法院就会综合当事人离婚时的约定、双方经济状况、当地生活水平等
2,12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