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城市户口生二胎最新政策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城市户口生二胎新政策是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以按计划安排。 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以按计划安排: (一)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二)经市(地)级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三)曾患不育症,依法收养了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申请生育的; (四)夫妻双方均为少数民族的; (五)夫妻一方从事矿工井下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六)夫妻一方是烈士的独生子女或者二等乙级以上残废军人的; (七)夫妻一方系非遗传性残疾或者因公致残失去劳动能力,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八)夫妻一方从事外海、远洋捕捞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九)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个孩子,另一方系未生育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部分地区生二胎可以拿到一万块钱奖励,除此之外还能享受生育津贴以及生育报销等福利。 除此之外,生二胎还有以下福利: 1、产妇津贴。产妇津贴是指国家法律和法规为职业妇女因分娩而离职时提供的生活费用。产假津贴的计算方法:产假津贴=雇主每月支付的工资÷30(天)×产假天数。 2、生育医疗费。确认分娩医疗身份后的医疗医疗费用,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医院统一定额支付(1万元以上部分,按核定额支付)。异地分娩的医疗费用低于固定标准的,应当按实际比例报销;高于固定标准的,应当按照固定标准报销。 3、一次性生育营养补助。正常分娩,流产7个月以上;上年城市职工平均月工资×25%。分娩困难,多胎:上一年该市从业人员的平均月工资×50%。
-
2021年最新生二胎奖励政策
2021年第二个孩子的奖励政策是生育津贴产假津贴由国家补贴企业在产假期间支付工资。一般规定是:怀孕职工的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二选一,得高。生育津贴=用人单位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倍规定假期数。2补助二胎补贴分为两种:一次性营养补贴和一次
2022.04.13 1,873 -
2022年最新生二胎奖励政策
2022年第二个孩子的奖励政策是生育津贴产假津贴由国家补贴企业在产假期间支付工资。一般规定是:怀孕职工的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二选一,得高。生育津贴=用人单位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倍规定假期数。2补助二胎补贴分为两种:一次性营养补贴和一次
2022.04.14 10,047 -
-
新二胎新政策对城市户口生二胎有什么新政策
城市户口生二胎新政策是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以按计划安排。下面法律为您详细介绍。 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申请生育第
2022-04-23 15,340 -
2016城市户口生二胎政策新政策
城市户口生二胎新政策是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以按计划安排。下面法律为您详细介绍。 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申请生育第
2022-04-22 15,340 -
城市户口生二胎新政策是怎样的
城市户口生二胎新政策是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以按计划安排。 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以按计划
2022-03-21 15,340 -
生二胎的新政策有哪些城市户口生二胎
城市户口生二胎新政策是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以按计划安排。下面法律为您详细介绍。 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申请生育第
2022-04-27 15,340
-
01:02
二胎有什么奖励政策二胎有的奖励政策,一般有以下的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二胎的产假是98天,包含所有的节假日,不能扣除; 2、生育津贴即产假工资的计发基数:为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 3、对于符合政策的二孩,享受的生育保险所有待遇和一孩是
11,762 2022.05.11 -
01:17
2021年广州户口迁移新政策2021年广州市户口迁移的最新政策,主要是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户籍迁入管理规定的通知》。户口迁移,包括了户口的迁入,以及户口的迁出。其中,户口的迁出需要根据迁入地的政策来进行确定。而迁入广州市的户口规定,就需要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
6,540 2022.04.17 -
00:53
医保新政策2021年最新2021年医保最新政策如下: 1、职工和城乡居民大病医保将二合一; 2、大病医保报销上限将大幅提高; 3、医疗费用越高将获更多医保支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5,34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