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企业职工能不能享受失业保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破产企业职工失业期间,依照《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期满无法重新就业的职工,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由当地民政部门按照规定发给社会救济金。 目前所谓的退休工资就是养老保险,不是向企业领取,而是向国家的社保局领取的。这是必须是你在工作期间由个人和企业每月共同缴纳一部分工资给社保局作为养老保险金的。个人部分直接由单位从工资里扣除,然后连同单位的部分一起上缴的。 破产企业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费和医疗费由当地社会养老、医疗保险机构负责管理。破产企业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金社会统筹的,其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费、医疗费由当地社会养老、医疗保险机构分别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金社会统筹中支付。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金社会统筹或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金社会统筹不足的,从企业土地使用权出让所得支付;处置土地使用权所得不足以支付的,不足部分从处置其他破产财产所得中拨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依法拨付应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其余部分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予以支付。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工伤保险待遇应由用人单位全部支付。
失业保险并非只能享受一次。 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 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
失业金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吗
交工伤保险不影响失业金领取,二者是互相独立的。工伤职工存在丧失享受待遇条件、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和拒绝治疗情形时才停止领取失业金。失业金是指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支付给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是对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失去工资收入的一种
2020.04.12 255 -
失业保险只能享受1次吗?
这个没有具体次数限定。失业保险不是只能领一次,当领完一次以后,再交失业保险就会重新计算,当再次连续或累计缴费满1年,符合条件的话能再次申请领取失业金。
2020.02.09 169 -
失业保险只能享受一次吗
失业保险并非只能享受一次。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包
2020.09.04 232
-
破产企业的职工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吗?
企业破产后,不能及时就业,又没有申请自谋职业的,如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条件,则可以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企业破产后,其原有职工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一部分职工在企业破产前或之后及时找到新工作,实现再
2023-06-12 15,340 -
企业破产职工还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吗
企业破产后工伤保险待遇仍能获得保障。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依法拨付应当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对于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等被撤销、注销或其他方式丧失主体资格的,由经营者、合伙人等对工伤职工、雇工
2022-11-20 15,340 -
企业破产了,保险还能享受吗?
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优先拨付依法应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
2022-11-01 15,340 -
企业破产留守人员能否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破产企业的留守人员因未中断就业,不属于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对象。我国法律规定,清算期间发生的清算机构人员的工资、差旅费、办公费等费用计入清算费用,由企业现有财产优先支付。所以,破产企业留守人员不能享受失
2022-02-08 15,340
-
01:13
独资企业能不能破产独资企业是不能进行破产的。 我国法律规定了两种组织形式,即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其中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比如,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就是法人。非法人组织,即没有法人资格,但可以用自己的名义
787 2021.07.05 -
01:24
企业能不能辞退50岁员工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出现经营严重困难或者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情形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但是需要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但是,这两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有一个例外:就是劳动者属于怀孕、工伤或者年老临近退休年龄
1,546 2022.04.17 -
01:26
企业破产程序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企业的破产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由企业债权人提出破产清算申请。债务人可以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 2、政府有关部门对申请进行受理,其中,公用企业和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企业和政府部门给予资助或采取
2,70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