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动离职用人单位需要赔偿员工费用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自动离职用人单位应当结清工资,但劳动者应当赔偿损失。自动离职,指劳动者根据用人单位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因辞职或要求解除合同未准,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受优厚待遇诱惑擅自“跳槽”等均属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的,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付出了劳动,用人单位即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报酬。根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无论是解除合同是否合法,用人单位均应在解除合同之时一次性结清工资。赔偿损失与结清工资是不同是不同的法律关系,二者应当分别计算,合并结算。《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4号18.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职工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承担赔偿责任。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员工如果由于个人原因而自动辞职的,没有补偿金;如果是因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其工资或者降低劳动合同条件来与其续签劳动合同等情形而辞职的,则有补偿金。
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违法的,造成用人单位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是因为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怠工员工需要赔偿吗
根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员工消极怠工被公司辞退是不需要补偿的,消极怠工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所以公司可以辞退员工并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2020.05.15 152 -
员工工伤单位需要赔偿哪些费用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
2020.08.11 302
-
员工自杀用人单位需要赔偿吗
首先,自杀不能认定为工伤,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此有着明确的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 一、“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醉酒导
2022-04-21 15,340 -
员工自动离职,如果单位赔偿多少
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有的职工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有的职工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也有的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跳
2022-06-21 15,340 -
员工主动离职用人单位不赔偿
一、离职是每个员工的权利,只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程序履行就可以。 二、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需要向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的情形仅仅限于以下三大种情形: 1、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主要包括: (1)自
2022-01-25 15,340 -
自动离职单位需要赔偿吗
员工个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与单位有服务期约定和竞业限制条款时,需支付违约金。
2022-12-06 15,340
-
01:13
用工单位辞退员工如何补偿
用人单位辞退职工需要给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具体要赔偿多少钱,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年限。赔偿金一般是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二倍来计算。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是公司解聘员工不需要支付赔偿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
1,587 2022.06.15 -
01:09
辞退试用期员工需要赔偿吗
辞退试用期员工是否需要赔偿或补偿要看辞退员工的理由是什么。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一次性支付的生活补助金。对于劳动者来说,离职后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金,这是劳动合同法赋予劳动者的特殊权利。赔
2,670 2022.04.17 -
00:53
工伤用人单位不赔偿怎么办
工伤认定申请;申请仲裁;起诉。工伤事故是指的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工伤用人单位不赔偿,如果和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那么就只能够先向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关系。确认了劳动关系之后再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
1,69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