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确认原行政行为主体资格的规定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原告只起诉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复议机关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追加被告。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另一机关列为共同被告。第八条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的,以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确定案件的级别管辖。第九条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审查原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同时,一并审查复议程序的合法性。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对原行政行为合法性共同承担举证责任,可以由其中一个机关实施举证行为。复议机关对复议程序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如下: 一、中央机关与机构 1、国务院; 2、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部委行署; 3、国务院直属单位和特设机构; 4、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机构; 5、授权的内设机构,原则上内设机构没有行政职权,但有些内设机构经过法律法规特别授权而享有了一定的行政职权。 常见的有专利评审委员会,它是知识产权局的内设机构;商标评审委员会是工商局的内设机构;公安部下属的公安消防局,公安交管局以及公安边防局是公安部的内设机构。 6、授权的议事协调机构。 二、中央机关与机构,地方机关与机构 1、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包括县级到省级人民政府; 2、县以上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特设机构,这里与中央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特设机构是一样的,基本上中央有什么部门,地方也有什么部门,这里要注意的是必须是县级以上,乡镇人民政府是没有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特设机构的,乡镇人民政府没有工作部门; 3、各种派出机关,具有准政府的地位,包括省级人民政府派出的地区行政公署,县级人民政府派出的区公所及县级政府或市辖区人民政府派出的街道办事处; 4、中央机关或机构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 5、授权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包括派出所,公安所,税务所; 6、一定条件下的综合执法机构,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和组建的综合执法机构。 三、非政府组织和个人 非政府组织经过授权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包括四类: 1、授权的企业组织,如铁路运输企业,邮政企业,电信企业等公用事业企业; 2、授权的事业单位; 3、授权的社会团体,如行业协会; 4、授权的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以上四类组织可以根据授权获得行政主体资格,委托是不能取得主体资格的。
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如下: 一、中央机关与机构 1、国务院; 2、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部委行署; 3、国务院直属单位和特设机构; 4、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机构; 5、授权的内设机构,原则上内设机构没有行政职权,但有些内设机构经过法律法规特别授权而享有了一定的行政职权。 常见的有专利评审委员会,它是知识产权局的内设机构;商标评审委员会是工商局的内设机构;公安部下属的公安消防局,公安交管局以及公安边防局是公安部的内设机构。 6、授权的议事协调机构。 二、中央机关与机构,地方机关与机构 1、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包括县级到省级人民政府; 2、县以上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特设机构,这里与中央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特设机构是一样的,基本上中央有什么部门,地方也有什么部门,这里要注意的是必须是县级以上,乡镇人民政府是没有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特设机构的,乡镇人民政府没有工作部门; 3、各种派出机关,具有准政府的地位,包括省级人民政府派出的地区行政公署,县级人民政府派出的区公所及县级政府或市辖区人民政府派出的街道办事处; 4、中央机关或机构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 5、授权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包括派出所,公安所,税务所; 6、一定条件下的综合执法机构,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和组建的综合执法机构。 三、非政府组织和个人 非政府组织经过授权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包括四类: 1、授权的企业组织,如铁路运输企业,邮政企业,电信企业等公用事业企业; 2、授权的事业单位; 3、授权的社会团体,如行业协会; 4、授权的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以上四类组织可以根据授权获得行政主体资格,委托是不能取得主体资格的。
-
行政诉讼原告如何确定主体资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的主体资格主要有两种: 一是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是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
2020.10.11 165 -
行政诉讼中原告主体资格如何确认?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指行政诉讼的身份条件,在本质上是指起诉人与行政主体的行为或不作为或所争议的行政法律关系的利害关系。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0.12.11 181 -
行政诉讼法原告主体资格如何认定
行政诉讼法原告主体资格认定条件: (1)主体条件,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 (3)主张的权益是合法权益; (4)主张的权益受到损害; (5)主张的权益受到损害和行政行为有因果关系。
2020.06.27 186
-
行政诉讼中法院如何确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主体资格,相关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原告只起诉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复议机关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追加被
2022-03-01 15,340 -
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何时确认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行政主体资格由国家行政机关赋予。 《宪法》第八十九条 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 (一)根据宪法和法律
2021-08-29 15,340 -
行政诉讼中,法定行政诉讼时主体资格的确认
一、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有关规定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诉讼法》第四十
2021-10-29 15,340 -
行政诉讼的行政主体不适格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一)请求事项不属于行政审判权限范围的; (二)起诉人
2022-05-01 15,340
-
01:17
行政处罚法明确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行政处罚的主体主要有三类: 一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能够单独实施行政处罚权,但必须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比如:县级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二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换句话说,被授权的组织有权在授
1,993 2022.05.11 -
01:03
行政处罚法明确了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明确了,行政处罚的主体有以下三类: 1、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处罚权,必须由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必须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有权按授权的范围实施行
1,924 2022.04.17 -
00:59
抽象行政行为有哪些抽象行政行为主要包括下面两类: 第一,行政立法行为。指的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定并颁布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的行为; 第二,除了行政立法行为以外的其他抽象行政行为。具体是指行政机关针对广泛的、不特定的对象规
9,13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