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由哪一方抚养最好?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如果没有不适宜由女方抚养的情形,应由女方抚养。抚养权的规定是: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在我国夫妻双方离婚后,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应由女方抚养;因为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但是孩子的母亲有不适宜抚养的情况的,可以判给父方抚养。
-
离婚后两周岁以下子女由哪方抚养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法随母方生活的;
2021.04.28 145 -
孩子两周岁以下谁抚养
孩子两周岁以下的一般会判给女方,由女方抚养。但是孩子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父亲又愿意抚养孩子的,法院可以就将未满两周岁的子女判给父亲: (1)孩子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孩子母亲有抚养条件
2021.02.16 190 -
离婚后两周岁以下子女应由哪方抚养
离婚后两周岁以下子女应由女方抚养;因为离婚后,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除非孩子的母亲有不适宜抚养的情况的,可以判给父方抚养。
2021.03.22 136
-
有两周岁以下孩子,一般由哪方抚养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但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随父亲生活:一是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二是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
2022-05-07 15,340 -
离婚时,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由哪一方抚养
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2022-03-25 15,340 -
离婚后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由哪一方抚养
离婚后两周岁以下子女一般是由母亲抚养,不适宜由母亲抚养的除外。法律规定,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
2022-06-06 15,340 -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由男方抚养,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由谁抚养
两周岁以下的孩子通常会判给女方,除非证明和男方一起生活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
2022-01-19 15,340
-
01:17
孩子两周岁离婚归哪方夫妻双方离婚时,对于两岁的孩子由谁直接抚养的问题,可以先由夫妻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孩子由谁抚养,如果不能达成合意的,任何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具体来说,人民法院会根据父母双方的具体情况,遵循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确定孩子的直接抚养人。 根据《中
541 2022.04.17 -
00:53
三岁以后孩子抚养权好要吗孩子满了三岁之后,想要变更孩子的抚养权的,还是应该看双方能不能够协商一致。比如双方的抚养能力,抚养条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双方想要变更子女的抚养权的,双方只要能够商量好,那么双方可以自行变更抚养权。双方需要签订规范的子女抚养权变更协议。如果
1,357 2022.04.17 -
00:46
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好争取吗离婚的时候,一方想要争取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具有一定的难度,但这并非不可能。如果法院经过审查,认为两个孩子都跟着一方更有利于这两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法院当然可以把两个孩子的抚养权都判给一方。所以,如果一方想要争取两个孩子的抚养权,那么就要积
1,14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