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怎么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交通事故工伤的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都属于工伤。职工受企业领导指派出差联系业务,属从事本单位的工作,外出期间应视为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发生交通事故无论有无责任或责任大小,只要不属自杀、自残行为,都应按照工伤保险实行无责任赔偿原则进行工伤认定。对这种情况的处理应和上下班交通事故的工伤认定同等对待。受单位指派到汽车制造厂联系业务期间,违章横穿马路,发生交通事故,显然是不对的,自己也身受其苦,但主要是因急于办理业务,不存在自杀、自残的可能性,到外地不熟悉环境也是一个客观因素,因此,对这种情形也应认定为工伤。二、交通事故与工伤的双倍赔偿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据此,当用人单位侵权责任与工伤保险赔偿竞合时,劳动者只能选择工伤保险赔偿;如果第三人侵权责任与工伤保险赔偿竞合时,劳动者不仅可以选择工伤保险赔偿,还可以请求第三人人身损害赔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认定工伤的标准: 1、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与工作有牵连关系; 2、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为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间或上下班时间; 3、交通事故是工作原因所导致的。
-
-
交通事故工伤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工伤处理: (一)交通事故赔偿已支付医疗费、丧葬费、护理费、残疾电器费、误工工资的,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应待遇; (二)交通事故赔偿支付的死亡赔偿金或者残疾赔偿金与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伤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不冲突。
2022.04.14 315 -
交通事故工伤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工伤的处理: (一)交通事故赔偿已给付了医疗费、丧葬费、护理费、残疾用具费、误工工资的,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应待遇。 (二)交通事故赔偿给付的死亡赔偿金或者残疾赔偿金,与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并
2020.01.04 123
-
交通事故工伤如何认定交通事故工伤如何处理,交通事故能否认定工伤
一、交通事故工伤的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都属
2022-02-22 15,340 -
交通事故工伤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及如何处理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怎么认定
一、交通事故工伤的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都属
2022-03-14 15,340 -
交通事故工伤要怎么认定,交通事故工伤与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怎么处理
当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的伤害、或在工作中发生交通事故受到伤害,则构成工伤和交通事故损害的重合。一、交通事故工伤的定义交通事故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
2022-02-13 15,340 -
如何认定交通事故工伤, 交通事故工伤如何处理, 如何认定交通事故呢
一、如何认定交通事故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都
2022-03-06 15,340
-
01:18
交通事故工伤怎么认定要认定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属于工伤,从而获得工伤保险赔偿,需要注意工伤的认定条件。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因本人主要责任造成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就属于条例中规定的工伤。也就是说,认定工伤的关键就在于,职工是否是在上
2,401 2022.04.17 -
01:17
交通事故负全责能认定工伤吗交通事故认定为负全责不能认定工伤。根据我国工伤认定的相关条例,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
3,281 2022.04.17 -
01:15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材料包含哪些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材料包含: 1、受害人的有效身份证的复印件以及个人申请; 2、受伤害人的病历、住院病历、医生的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3、受伤害人与所在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4、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以及身份证明、身份证复印件
1,00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