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辞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辞职,用人单位不同意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快递的形式给用人单位邮寄一份辞职书,保留好快递详情单以及复印一份辞职书,辞职到期以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工资以及为其办理离职手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你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 3、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二、劳动者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说的辞职信、辞职报告),这样便于保留证据。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工资或不为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患工伤的劳动者被公司辞退,如果属于违法辞退,劳动者可以采取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或者起诉等方式,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单位按经济补偿标准的双倍来支付赔偿金。
对欠钱不还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协商解决;收集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支付令;申请强制执行;债务人名下没有可执行的财产,会列入不可信人员名单,限制高消费和出入境,甚至被司法拘留。
-
职工发生事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1、如果职工发生工伤的时侯,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对受伤较轻的,可以到本单位的内部医疗机构进行简单处理。 2、但对伤害严重的,应当将伤者尽快送到抄附近有相应处理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抢救。一方面,用人单位的抢救要抢时间,以
2020.10.07 508 -
劳动者辞职应该注意些什么
劳动者辞职应注意的地方: 1、注意合同中有无双方所约定的提前通知金和脱密期的规定。 2、书面通知书最好一式两份,要求单位签收后个人留存一份。 3、在通知期内应正常上班。 4、积极办理交接手续,注意留存证据。 5、向单位索要离职证明书,不给的
2020.02.20 151 -
-
劳动者自动离职后单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根据《关于企业处理擅自离职职工问题的复函》规定,自动离职是指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时不履行解除手续,擅自出走离岗,或者解除手续没有办理完毕而离开单位。对于自动离职的人员,单位享有以下权利: 依据本企业规章
2022-04-18 15,340 -
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辞职,用人单位不同意的,劳动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辞职,用人单位不同意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快递的形式给用人单位邮寄一份辞职书,保留好快递详情单以及复印一份辞职书,辞职到期以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工资以及为其办理离职手续。《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2-03-01 15,340 -
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
2022-05-09 15,340 -
工伤后被公司辞退该劳动者要采取什么措施
患工伤的劳动者被公司辞退,如果属于违法辞退,劳动者可以采取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或者起诉等方式,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单位按经济补偿标准的双倍来支付赔偿金。
2022-07-23 15,340
-
01:17
公司印章的使用管理方面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公司印章在使用管理方面需要的采取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需要建立法律风险防范的体系,其中应包括印章使用风险防范措施; 2、公司应制定印章管理规定,明确由专人管理印章,明确印章使用的具体流程和审批权限; 3、公司应建立印章使用台账,详
2,125 2022.04.17 -
01:02
承包人申请优先受偿权后需采取保全措施吗承包人申请优先受偿权后可以申请保全措施,保全措施不是必经的程序。财产保全是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采取查封、冻结、扣押等强制措施,防止当事人将财产转移或发生所有权变更,保全措施的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执行落空,申请执行后却没财产可供执行。保全措施可
1,307 2022.04.17 -
01:05
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可以采取委托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也可以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儿童福利机构进行收留、抚养。临时监护期间,经民政部门评估,监护人重新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民政部门可以将未成年
4,46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