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对公司未签合同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员工和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实际劳动关系依然存在,员工依然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要求,提前三十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单位,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单位即可。但是单位没有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时效性为入职一个月后至一年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影响有二: (一)公司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公司不和职员签合同首先如果职工想继续在公司工作,可以向工会反应,由工会出面去和公司协商。也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由监察劳动监察部门责令公司与职工签订合同,只需要拨打12333即可。如果职工不想继续在公司干了,可以要求公司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给予双倍工资,工作超过一年的还可以要求公司给予经济补偿。
-
公司要求员工未续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员工不续签劳动合同的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降低原来劳动条件,员工不续签的,用人单位对员工还要进行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已经维持或者提高了原来劳动条件,员工仍然不续签的,单位解除合同不用对员工进行经济补偿。
2020.07.21 119 -
公司未履行员工合同怎么办
公司未履行员工合同,使得员工合法权益遭受损害,员工有权寻求相关部门帮助。法律规定,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2020.06.18 95
-
未签合同被公司辞退员工怎么办, 未签劳动合同被公司辞退员工怎么办
未签合同被公司辞退员工:一、辞退的法律分析: 1、如果单位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 2、如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则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3、如
2022-05-06 15,340 -
公司无故辞退员工,对未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1、没有签劳动合同,公司无故辞退员工,未签合同按规定要支付二倍工资的,辞退员工,除了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外,其它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2、《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
2022-05-10 15,340 -
公司对员工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1、《劳动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为其购买社会保险。 2
2022-02-20 15,340 -
公司未签合同,只让员工接受合同怎么办?
收集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果公司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办理社保或拖欠克扣工资和业务提成,则公司存在定法过错,可依法委托律师指导下提起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加班工资
2022-03-31 15,340
-
01:13
员工代公司签合同违约怎么办
公司员工代表公司签定合同时,合同另一方应当注意员工的代理权限,合同的效力根据以下情形而定: 1、员工没有代理权限,仍实施代理行为,未经公司追认的,对公司不发生效力; 2、员工没有代理权限,仍实施代理行为,合同另一方有理由相信员工有代理权的,
828 2022.05.27 -
01:13
公司没有给员工签合同怎么办
公司不和职员签合同首先如果职工想继续在公司工作,可以向工会反应,由工会出面去和公司协商。也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由监察劳动监察部门责令公司与职工签订合同,只需要拨打12333即可。如果职工不想继续在公司干了,可以要求公司按照劳动法的规
1,474 2022.05.11 -
01:04
公司和员工没有签合同怎么办
如果公司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到一年内还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应当每个月支付员工两倍的工资。满一年还不签订,视为订立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因此,如果出现这种情形,劳动者可以向单位主张两倍工资。具体可以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申请劳
2,13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