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未签合同给工资没有工作证可以分红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不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寻找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劳动者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的书面材料等,只要证明双方之间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以及被拖欠的工资,从劳动者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不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寻找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或者其它有劳动者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的书面材料等,只要证明双方之间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以及被拖欠的工资。
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不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寻找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或者其它有劳动者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的书面材料等,只要证明双方之间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以及被拖欠的工资。
-
没签合同工作一个月辞职有工资吗
有,劳动者没签订劳动合同辞职,用人单位应在办理离职手续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全部工资。并且用人单位不和劳动者签劳动合同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2020.02.15 705 -
工作一个月没有签合同辞职有工资吗
工作一个月没有签合同辞职有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在工作后付出了劳动的应当获得相应的工资款,劳动者辞职后,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没有签劳动合同,劳动者还可以主张两倍工资。
2020.10.04 199
-
工作一个月未给发工资与没签合同可以索赔吗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可以主张:一是要求补签劳动合同;二是补缴社会保险;三是补发未签订劳动合同第二个月开始(最早从2008年2月开始计算)的双倍工资;并赔偿50-100%的经济损失;等等!〓〓〓〓〓〓
2022-10-24 15,340 -
工作一个月没有签合同辞职后没给工资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不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寻找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
2022-04-29 15,340 -
《干了一个月工作没有签合同不给工资》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不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寻找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
2022-05-10 15,340 -
工作一个月没签合同会有工资吗
即使上一天班也是有工资的。要争取自已应有的权利,当然得去领取,所以就算工作一个月没签合同也是有工资的。
2022-08-04 15,340
-
01:10
工作两个月没签合同怎么办
工作两个月没签合同的,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工作两个月用
1,701 2022.06.22 -
01:04
工作一年多没签合同可以赔偿吗
工作一年多,用人单位却没有和员工签订合同的话,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给予员工相应的赔偿。具体的赔偿数额,需要结合员工的工资水平状况以及签订的合同的状况来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用人单位就应当与劳
2,647 2022.05.11 -
01:18
没签合同不给工资怎么办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公司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未结算工资的都属于违法行为。没签合同不给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解决: 1、与公司自行协商解决争议; 2、通过第三方组织进行调解; 3、进行投诉举报
1,291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