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纠纷打架期间公安机关应该怎么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第八条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间打架纠纷可以报警处理,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
民间打架纠纷应当报警处理,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鉴定构成轻伤以上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涉嫌故意伤害罪。
-
怎样处理民间打架纠纷
处理打架纠纷的办法有:如果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主持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且不予治安处罚。如果调解不成或者达成协议后当事人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就有关民事争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
2020.02.07 143 -
因民间纠纷引起打架斗殴应该怎么处理
因民事纠纷造成的打架斗殴损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权,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侵害他人造成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设备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
2022.04.16 1,345 -
民间纠纷打架住院怎么处理
民间纠纷打架住院可以去法院起诉解决。受害人应当及时报警,然后做法医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来决定打人者的法律责任。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对于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
2021.12.11 343
-
民间纠纷打架斗殴,公安机关如何认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
2022-04-12 15,340 -
民间打架纠纷怎么处理?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规
2021-10-01 15,340 -
民间纠纷,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抓住了,怎么办?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
2022-05-01 15,340 -
民事纠纷打架派出所怎么处理?公安机关对于打架者是否应该进行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明文规定,民事纠纷引起的打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且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情节轻微处五日以下拘留
2022-01-20 15,340
-
01:37
民间借款纠纷该如何处理
遇到民间借款纠纷时,出借人应该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在符合起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相关要求,准备起诉材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对方偿还借款并承担违约责任。 在起诉前,应准备搜集相应的证据并起草起诉状。 证据材
930 2022.04.17 -
00:54
民事纠纷打架对方轻伤怎么处罚
民事纠纷打架对方轻伤的,涉嫌故意伤害罪,具体的量刑,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故意伤害罪,导致他人重伤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导致他人
1,654 2022.04.17 -
01:25
民事债务纠纷该怎么处理
民事债务纠纷的处理方式有以下四点: 1、和解。和解是指债权债务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纠纷; 2、调解。债权债务当事人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3、仲裁,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603 20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