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欠款找哪个部门?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欠工程款不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到当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2、到当地法院起诉。 1、对于拖欠工程款的纠纷,债务人没有按照约定时间支付工程款的,债权人可以可以直接根据欠款证据材料起诉到法院去,要求判决支付工程款。 2、对于生效的民事判决书,债务人不能按照判决书确定的义务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对于民事判决书,国家通过《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系列的执行措施,以争取最大程度的将判决书执行到位,包括要求报告财产情况,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扣留提取其收入,查封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协商不成的,应向法院起诉。 1、可以去工程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管辖法院应该是区或者县人民法院。 2、拖欠工程款属于民事纠纷,清欠办只负责农民工工资,所以应该在应付工程款之日起两年内到法院起诉。凭借欠条可以直接起诉建设单位,但是应当尽可能提供施工合同,竣工结算文件。 3、起诉时尽量申请财产保全,查封被告名下账户,可以保障案件判决的顺利执行。
工程欠款应该找工程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解决。工程欠款纠纷为一般民事纠纷,其诉讼时效也是三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拖欠行为起算。要在三年的诉讼时效内提起民事诉讼。
-
工程款拖欠找哪个部门
1、拖欠工程款,属于普通民事纠纷,只能到人民法院起诉解决。 2、政府部门可以调解工程款的支付问题,但对拖欠工程款的问题没有裁判权,强制权。但如果是政府工程,可以向建设该工程的政府要求支付或者处理。
2020.08.08 222 -
工程款拖欠找哪个部门?
工程款拖欠的,可以找其上级主管部门解决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拖欠工程款属于民事纠纷,被拖欠工程款一方可以收集对方拖欠工程款的相关证据,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无论如何都应当利用法律的途径来获取工程款。如果人民法院判决对方支付
2020.07.09 291 -
拖欠工程款找哪个部门
拖欠工程款的解决方法: 1、可以去工程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管辖法院应该是区或者县人民法院; 2、拖欠工程款属于民事纠纷,清欠办只负责农民工工资,所以应该在应付工程款之日起两年内到法院起诉。凭借欠条可以直接起诉建设单位,但是应当尽
2022.08.06 2,129
-
工程欠款,找哪个部门
一、欠工程款不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到当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2、到当地法院起诉。 1、对于拖欠工程款的纠纷,债务人没有按照约定时间支付工程款的,债权人可以可以直接根据欠款证据材料起诉到法院去
2022-05-10 15,340 -
工程欠款找哪个部门
工程欠款应该找工程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解决。工程欠款纠纷为一般民事纠纷,其诉讼时效也是三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拖欠行为起算。要在三年的诉讼时效内提起民事诉讼。
2022-06-02 15,340 -
欠工程款找哪个部门
协商不成的,应向法院起诉。 1、可以去工程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管辖法院应该是区或者县人民法院。 2、拖欠工程款属于民事纠纷,清欠办只负责农民工工资,所以应该在应付工程款之日起两年内到法院起
2021-12-23 15,340 -
建筑工程款拖欠找哪个部门投诉
您属于建筑法律关系中的实际施工人,其实您可以向上级承包人或者业主发包人要求支付款项。但是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拖欠农民工工资,建议先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必要时,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
2022-01-21 15,340
-
01:00
工地拖欠工程款找哪个部门解决工地拖欠工程款找哪个部门解决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拖欠工程款,属于普通民事纠纷,只能到人民法院起诉解决。法院判决胜诉后,拖欠方仍不支付的,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政府部门可以调处工程款的支付问题,但对拖欠工程款的问题没有裁判权,强制权。起诉必
2,335 2022.05.11 -
01:11
违建找哪个部门处理违建找城管部门处理。城管拆违建需要的程序如下: 1、案件受理登记; 2、现场勘察记录; 3、签发《停工核查通知书》; 4、填写《案件立案审批表》; 5、做《调查询问笔录》; 6、给规划部门发商请函,认定是违法建筑; 7、填写《案件处理审批表
4,920 2022.04.17 -
01:09
公司拖欠工资找哪个部门首先,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老板一直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到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劳动合同报酬的,劳动行政部门有义务责令用人单位在限期内支付。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的,应按应付金额的百
5,05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