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违反计划生育违法所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6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一)非法为他人摘取避孕节育环,或者采取其他方式妨碍避孕节育的;(二)非法施行输卵(精)管复通手术的;(三)个体行医人员及其他未取得合法资格的人员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四)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五)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的。对出现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对其中出现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解聘专业技术职务,并在5年内不予聘任和晋升;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执业证书。对其中出现前款第四项规定情形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解聘专业技术职务,给予开除处分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并由原发证机关吊销执业证书。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违反计划生育应当缴纳社会抚养费,缴纳社会抚养费是有期限的,原则上要求一次性缴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若是生育超过两个的,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违反计划生育处理方法是,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分别以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计征的参考基本标准,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情节,确定征收数额。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
-
未婚生育违反计划生育违法吗?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并未规定未婚先孕违法,只是规定未婚生育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未婚先孕和未婚生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怀孕并未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
2020.06.29 1,128 -
请问离婚后如何算违反计划生育?
1、离婚后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子女的,属于计划外生育,应当对其征收社会抚养费。 2、离婚前怀孕离婚后生育的,这主要还得取决于该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是否符合法定的再生育条件。如果不符合生育条件的,不管是否离婚,都得作为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处理。
2021.04.11 343
-
违反计划生育法的违法所得如何计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6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
2022-03-23 15,340 -
违反计划生育法的违法所得如何计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6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
2022-04-04 15,340 -
关于违反计划生育法的违法所得如何计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6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
2022-03-30 15,340 -
如何处理计划生育违法所得
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未按规定发放生育证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者出具假证明的;(二)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拒报人口与
2022-04-04 15,340
-
01:22
未婚先孕违反计划生育吗首先,公民的生育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公民的生育权是与生俱来的,是先于国家和法律发生的权利。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生育权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剥夺的。在我国,未婚先孕是不违反计划生育的,未婚生子才违反。但是,如果未婚先孕,在给非婚生子女办理准生证和户口
7,397 2022.04.17 -
01:11
计划生育证明办理流程计划生育证明办理流程如下: 1、户籍所在街道办直接出证明盖章即可; 2、户籍街道办不能直接办理,则要求提供《三级证明》。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综合措施,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
4,662 2022.04.17 -
01:05
合同违约金如何计算合同违约金上限需要注意的是,合同的违约金是一种约定的违约责任。因此,违约金诞生于双方的事先约定,违约金的具体内容,也要按照双方的具体约定内容来执行。也就是说,要计算违约金,就要看双方在合同中写明的具体要求。如果双方约定违约金是合同标的10%的,就可以按照
1,36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