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关于子女抚养方面的问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起诉离婚后,关于子女的抚养问题: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重大疾病或者其他不良恶习的,可随父方生活; 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3、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4、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5、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6、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行准许。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人民法院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审判经验,提出了以下处理意见: (1)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除非母方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抚养条件而不抚养,可以由父方抚养; (2)两周岁到八周岁的子女,从有利于孩子成长角度考虑孩子由谁抚养,如果一方绝育、或者一方没有子女而另一方有子女,则一般考虑由其抚养; (3)八周岁以上的子女,应充分尊重子女的意见。 此处相关法律规定为十周岁,但民法总则施行后,法院一般都倾向于八周岁。
离婚子女的抚养费问题一般由双方当事人协议确定;如果协议不成的,可以通过诉讼形式交由人民法院判决。抚养费是父母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承担的生活、教育等费用。我国法律上的抚养费,是指当这些人不能充分履行或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支付给未成年人的费用。
-
关于离婚后子女抚养费问题
离婚子女抚养费需解决的问题包括抚养费的数额、给付方式、给付时间等。根据相关规定,夫妻离婚后,双方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2021.03.16 112 -
关于离婚案件中对子女抚养问题的问题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2021.04.16 240
-
起诉离婚关于子女抚养问题
起诉离婚后,关于子女的抚养问题: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重大疾病或者其他不良恶习的,可随父方生活; 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
2022-04-10 15,340 -
起诉离婚关于子女抚养归谁的问题?
孩子究竟跟谁生活,需要你们夫妻协商,协商不成,会根据你们夫妻的现实情况,以及孩子成长有利的角度,依法判决孩子归谁,在相同情况下,一般法院会判决孩子归母亲抚养。
2022-08-26 15,340 -
关于离婚孩子抚养权方面问题
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
2022-04-06 15,340 -
起诉离婚关于子女抚养归哪个的问题?
孩子究竟跟谁生活,需要你们夫妻协商,协商不成,会根据你们夫妻的现实情况,以及孩子成长有利的角度,依法判决孩子归谁,在相同情况下,一般法院会判决孩子归母亲抚养。
2022-09-03 15,340
-
01:04
民法典离婚后孩子抚养权问题
民法典中有关夫妻双方离婚,孩子抚养权的规定主要是指,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的规定。根据第一千零八十四条,夫妻双方在解除婚姻关系的时候,需要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归属问题作出安排。其中,双方可以协议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归属问题,协议成功的,就可以签
1,213 2022.04.17 -
00:58
非婚生子女的抚养费怎么起诉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非婚生子女的权利和婚生子女是同等的,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非婚生子女起诉
399 2023.01.04 -
00:51
起诉孩子抚养权跟警方有关吗
公民因为子女抚养权纠纷而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一般跟警方无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要提起诉讼的,应当依法提交起诉状。起诉状中应当包含: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身份证号码、住址以及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以及当事人的诉讼
98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