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一个半月工资怎么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辞职的,用人单位无故克扣其半个月工资是不合法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一、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二、如果是给个人工作,不算劳动关系,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该个人老板,要求支付劳动报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上班半个月辞职工资一般为日薪乘以工作日数。提前一个月辞职工资的结算应当在双方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进行一次性支付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发出支付令。
上班半个月辞职工资一般为日薪乘以工作日数。提前一个月辞职工资的结算应当在双方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进行一次性支付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发出支付令。
-
辞职不满一个月工资怎么算
工资按照离职之日结算,除非双方约定按照一个月时间结算工资,否则按照离职之日计算工资,牵扯到赔偿、奖金等事项,需要跟企业协商 只要离职报告提交,公司审批通过,离职时间不局限在一个月;如果提前离职,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具有法律意义并没有违规。
2020.12.05 1,564
-
入职半个月辞职工资怎么算
入职半个月辞职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022-11-04 15,340 -
入职半个月辞职工资该怎么算
入职半个月辞职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022-06-25 15,340 -
入职到半个月辞职工资怎么算
1、入职半个月辞职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
2022-11-09 15,340 -
工作半个月辞职后工资怎么算
入职半个月辞职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022-07-19 15,340
-
00:56
工资发一半算不算拖欠工资
工资发一半算拖欠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那么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
5,050 2022.05.11 -
01:18
拖欠工资一个月怎么办
拖欠工资一个月可以先私下与老板进行协商、调解;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不用上交费用,也不用请律师;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上方法都没办法解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讨要拖欠工资的方式主要有调解、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申请劳动
2,126 2022.05.11 -
01:09
工资拖欠一个月怎么赔偿
工资拖欠一个月是否可以获得赔偿,需要根据处理结果来定。处理方法如下: 1、沟通协商解决。不管是在职还是离职,不管是无故拖欠工资还是不发工资,都应先通过正常的渠道,与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弄清楚拖欠或不发的原因,再选择合理的方法去处理;
4,89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