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三个月未签合同公司找不到人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建立劳动关系起一个月内没签订书面合同,这一点就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合同期限1年内,约定三个月试用期是违法的。试用期就应当购买社保。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试用期三个月未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肯定是违法的。已确定劳动关系,一个月之后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那么用人单位就应该应支付员工2倍工资。如果公司并没有给你,那么说明公司在侵害你的个人利益,所以可以起诉公司,要求相应赔偿。
1、提出要求,要求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2、若单位不签订的,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合同有三年试用期不到四个月怎么办?
合同签了3年,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020.03.09 119 -
试用期三个月,签合同多长时间合同到期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020.02.26 253
-
公司试用期三个月合同到期不续签
7月27号去了一家公司,8月签了一份试用合同,合同签了两份,签的是两年,试用期是1到3个月,签完后公司没有把合同给我们。现在我们做了三个多月了,公司辞退我们,说我们还没有转正。10月份的时候我们多次询
2022-03-17 15,340 -
试用期三个月不签合同
试用期三个月未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肯定是违法的。已确定劳动关系,一个月之后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那么用人单位就应该应支付员工2倍工资。如果公司并没有给你,那么说明公司在侵害你的个人利益,所以可以起诉公司
2021-12-16 15,340 -
公司不签合同试用期三个月违法吗
1、公司肯定是违法的,关于试用期《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
2022-03-16 15,340 -
试用期三个月合同怎么签
协议的最后只有该公司的印章,没有任何法定代表的签名,而且是只有一张纸,正反两面,某人先签号字后由对方复印一张后再盖的公司印章,虽然形式要件不是很严谨,没有大碍。协议期限试用期三个月那么合同期至少应该2
2022-02-05 15,340
-
01:01
公司试用期不签合同怎么办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月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因此试用期也应当签劳动合同,并且应当为劳动者缴纳保险。未签劳动合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并要求补交保险,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就签订劳动合同,
695 2022.04.17 -
00:52
劳动合同签三年试用期6个月合法吗?
劳动合同签三年,试用期六个月合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可以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可以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可以
5,957 2022.05.11 -
01:22
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怎么办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如果员工的劳动合同期满,公司不再与其续签,则公司需要对其进行经济补偿;经济补偿一般按员工在本单位实际工作的年限为依据,每满1年则需要向员工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工作满6个月以上但未满1年的,则需要按照按1年计算;未满
6,04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