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涉外劳动纠纷的管辖法院如何确定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约定管辖法院《民事诉讼法》第四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中没有针对涉外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协议管辖权做出特殊的约定,因此中国法院将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关于国内民事诉讼中关于当事人协议管辖的规定[2]来判断合同当事人约定的法院管辖是否有效。(二)法定管辖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涉外民事诉讼的规定主要见于《民事诉讼法》第四编以及《民事诉讼法》第一编第二章对于涉外合同纠纷的相关规定,中国法律关于涉外合同诉讼的法定管辖规则如下:1、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住所,则可以在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或者在合同履行地起诉。2、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而合同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签订或者履行,或者诉讼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或者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可供扣押的财产,或者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有代表机构,则可以由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财产所在地、侵权行为地或者代表机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劳动争议管辖地通常是劳动合同履行地,或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般情况下,不满意仲裁结果的,该方可以到法院起诉。双方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
-
如何确定劳动纠纷管辖法院
确定劳动纠纷的管辖法院,可以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即劳动纠纷当事人双方可以选择由用人单位所在地基层法院管辖,也可以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法院管辖。如果双方均不服仲裁裁决的,双方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基层法院提起诉讼的,按照谁先立
2020.11.28 178 -
如何确定劳动纠纷的管辖法院
劳动纠纷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2020.02.21 129 -
那么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应该如何确定呢?
在没有管辖协议的情形下,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为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但是,对于特定类型的合同纠纷,有相关的管辖规定的,应以法律规定为准,比如保险合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
2020.08.15 106
-
涉外合同纠纷中的管辖权如何确定?对涉外纠纷案件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签订或者履行,或者诉讼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2022-02-10 15,340 -
涉外合同纠纷如何确定法院管辖?
涉外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主要有当事人约定和法律上明文规定两种,具体如下所示: 1、约定管辖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四条关于国内民事诉讼中关于当事人协议管辖的规定来判断合同当事人约定的法院管辖
2021-07-31 15,340 -
涉外合同纠纷管辖法院如何确定
(一)约定管辖《》第四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中没有针对涉外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协议管辖权做出特殊的约定,因此中国法院将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关于国内民事诉讼中关于当事人协议管辖的规定[2]来判断约定的
2022-09-04 15,340 -
如何确定劳动纠纷的法院管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一条之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同一裁决
2022-08-21 15,340
-
00:57
委托合同纠纷管辖法院如何确定
委托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如下: 1、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对交货地点有约定的,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的,
1,931 2023.04.20 -
01:45
怎样确定合同纠纷管辖法院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怎样确定合同纠纷管辖法院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发生合同纠纷时,双方当事人如果要提起诉讼的,应当前往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进行诉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合同纠纷的案件,都只能由这两个法院进行管辖。如果双
1,553 2022.04.17 -
01:28
怎么确定涉外诉讼管辖
涉外诉讼的管辖可以通过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原则进行确定。 一、基本原则: 1、诉讼与法院所在地实际联系的原则。凡是诉讼与我国法院所在地存在一定实际联系的,我国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2、尊重当事人的原则。无论当事人一方是否为中国公民、法人和
1,80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