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诈骗的主要种类和危害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银行卡诈骗主要有如下形式: 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骗取持卡人的账号和密码,造成持卡人、发卡人的资金损失。主要手段有: 开设假银行网站或假购物网站 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诈骗 利用短信群发器向不特定的社会群体发送虚假信息 直接在ATM机上安装微型摄像装置,或利用高倍望远镜在距ATM机不远处窥视 通过虚假电话银行,诱使客户输入个人信息,窃取客户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 伪卡欺诈。 伪卡欺诈也称克隆卡欺诈,是指不法分子利用偷窥、录像、测录磁卡信息、安装假刷卡设备等各种手段窃取卡号和密码,然后仿制出伪卡,再利用伪卡消费或取现。 以办理银行透支信用卡为名实施诈骗。 在ATM机上骗卡。 不法分子在自动取款机上做手脚,设法使取款人的银行卡插入ATM机后被“吞卡”,然后利用各种手段骗取密码。当客户离开后,犯罪嫌疑人迅速上前将被“吞”的银行卡从ATM机中拉出,将资金盗取。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当注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具体种类有:合同诈骗罪、票据诈骗罪、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最、信用证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集资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保险诈骗罪、招摇撞骗罪。
诈骗的主要类型主要有:合同诈骗罪、票据诈骗罪、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最; 信用证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集资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保险诈骗罪、招摇撞骗罪。
-
银行卡被诈骗是什么罪
为诈骗提供银行卡帮助构成洗钱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
2020.03.09 313 -
银行卡洗黑钱的危害
银行卡洗黑钱涉嫌洗钱罪。触犯洗钱罪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不仅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还会被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金。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那么犯罪嫌疑人不仅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还会被处洗钱数
2020.01.26 288 -
合同诈骗的种类主要有哪些
合同诈骗的主要类型有: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
2021.01.25 196
-
银行卡诈骗主要有哪些形式, 银行卡诈骗的主要方式和主要危害是什么
银行卡诈骗主要有如下形式: 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骗取持卡人的账号和密码,造成持卡人、发卡人的资金损失。主要手段有: 开设假银行网站或假购物网站 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诈骗 利用
2022-03-24 15,340 -
银行卡诈骗的主要形式有哪些,银行卡诈骗的主要方式和主要危害是什么
银行卡诈骗主要有如下形式: 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骗取持卡人的账号和密码,造成持卡人、发卡人的资金损失。主要手段有: 开设假银行网站或假购物网站 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诈骗 利用
2022-04-07 15,340 -
毒品的种类和危害是什么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根据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麻醉药品和
2022-08-22 15,340 -
银行诈骗有哪些危害?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
2022-08-31 15,340
-
00:57
为诈骗提供银行卡怎么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明知他人可能利用其银行卡用于诈骗犯罪活动,仍然提供银行卡给他人,为他人犯罪提供资金支付结算帮助的,这种行为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量刑标准为:犯罪情节严重的,要对提供银行卡的行
1,870 2022.04.17 -
00:51
被诈骗的钱有银行卡转账记录能追回
被诈骗分子骗钱后,有转账记录的,钱能不能追回,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被诈骗的款项一般会让公安机关负责追缴,追缴后会退还给被骗者。如果犯罪分子实施诈骗行为后,只是把款项转移到省外账户,那么公安机关可以追回的可能性较高。到那时如果款项已经被转移到
7,647 2022.05.11 -
01:09
什么是诈骗行为
诈骗行为是指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021年7月14日,反诈预警短信12381正式上线,首次实现了对潜在涉诈受害用户进行短信实时预警。该系统可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号码,利用大数据、
13,44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