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罚自行撤离事故现场的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 第十三条的规定 对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交通警察应当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造成交通堵塞的,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驾驶人有其他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依法一并处罚。 第五十七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之日起五日内,对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罚。 从以上条款中,我们就非常清楚的知道了这些规定后,就让我们明白了,一是旦发生了交通事故后,对于可以自行撤离事故现场的,应该及时撤离现场,以免给交通造成拥堵。等到交警来处理事故的同时,又被交警各处罚200元;在事故中,责任认定的同时,还要对具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因此,在交警处理交通事故后,是要对上述的行为进行罚款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认定逃逸存在的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如果行为人对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驶,主观上没有恶性,不构成逃逸。其次,逃避抢救义务以及其后逃避责任追究是区分是否构成逃逸的另一个条件。只要具备逃避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追究这两个动机中的任何一个,都应认为具备了逃逸。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同时由于当事人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
如何看待肇事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
行为人在肇事后逃离事故现场,如果主观上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义务,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逃离道事故现场的,那么就会被认定肇事逃逸。不然就不能认定为肇事逃逸。
2020.10.05 71 -
肇事后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如何甄别
认定逃逸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如果行为人对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驶,主观上没有恶性,不构成逃逸。其次,逃避抢救义务以及其后逃避责任追究是区分是否构成逃逸的另一个条件。只要具备逃避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追究这两个动
2020.09.22 87 -
如何看待肇事后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
认定逃逸存在的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如果行为人对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驶,主观上没有恶性,不构成逃逸。其次,逃避抢救义务以及其后逃避责任追究是区分是否构成逃逸的另一个条件。只要具备逃避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追究这两个
2020.01.07 97
-
交通事故自行撤离现场怎么处罚
在当今交通事故因车辆的飞速增长,而频发。所以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 第十三条的规定 对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交通警察应当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造成交通堵塞的,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
2022-04-26 15,340 -
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如何自行撤离现场?
发生符合自行协商处理规定情形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夜间还须开启示廓灯和后尾灯;相互查验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及保险凭证,记录联系方式,并固定事故车辆位置,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
2023-06-13 15,340 -
交通事故现场如何处理,哪些情形不能自行撤离现场
一、交通事故现场如何处理(1)造成的,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2)未造成人身伤亡的,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3)仅造成轻微财产,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
2022-10-06 15,340 -
现场如何处理,哪些情形不能自行撤离现场
一、交通事故现场如何处理(1)造成的,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2)未造成人身伤亡的,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3)仅造成轻微财产,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
2022-10-26 15,340
-
00:57
如何处罚雇凶伤人行为
雇凶伤人在刑法中被评价为故意伤害的共同犯罪,雇凶的人和实际实施伤害行为人都是主犯,两者的社会危害性相同,都应该受到刑罚处罚。但教唆犯和实行犯的刑事责任需要根据伤害时的主观心态、客观行为等方面决定。如果伤害行为最后造成了轻微伤,则两者不构成犯
1,263 2022.04.17 -
01:22
行贿罪如何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行贿罪是指行为人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行政公务的人员,用财物收买他们的职务工作的行为。同时,行贿罪还包括了违反国家的相关管理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回扣,或者各种名义上的手续费的行为。根据司
2,403 2022.04.17 -
00:58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如何处理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处理办法如下: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2、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
1,643 20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