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签劳动合同该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司不签定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您可以收集证明实际劳动关系的证据反馈到当地的劳动局或者劳动监察大队申请劳动仲裁,督促企业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并对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间主张双倍工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质量问题没有30天退换货的法律规定。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优点多说所做的实实在在的事情,比方说:关注社会公益,先后组织并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积极拓展学习,在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等。缺点当然也要说,但要换措辞方式,从反方向表述。比方说:想说工作经验不足。
-
离婚时关于子女抚养问题解答
离婚时关于子女抚养问题,最根本的原则就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2021.04.26 156 -
12345可以解决工资问题吗求答案
12345可能会解决拖欠工资,打12345会转劳动监察处理或者告知向劳动监察投诉,建议直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监察投诉或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020.01.14 478 -
我们不赡养老人的问题如何解决
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不履行义务的,可找法院解决,也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如子女所在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调解。如果子女不赡养老人,行为严重的,可能构成虐待罪,遗弃罪,可以自诉要求其承担刑事责任。
2021.03.06 369
-
请您解答标题的问题.
没有时间限制,只要办完离婚手续即可再婚
2022-10-25 15,340 -
孩子的抚养问题请您解答
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
2022-07-13 15,340 -
有个问题需要您给个解答,我和二婚老公有结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1条规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
2022-07-26 15,340 -
请详细描述您的问题,以便律师为您分析解答
根据交警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承担,如果认定承担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的,涉嫌交通肇事罪,要追究刑事责任。具体赔偿数额,要根据受害人户口信息、被抚养人、年龄等因素综合决定。需要帮助可来电咨询详谈
2022-10-21 15,340
-
01:29
夫妻离婚债务问题怎么解决夫妻二人离婚时债务问题的解决,一般采取以下方法:夫妻的共同债务,由夫妻二人共同偿还,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由个人单独偿还。需要注意的是,夫妻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有明显界限,存在以下情况的债务,就属于夫妻共同债务:1、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为家庭
1,277 2022.04.17 -
01:04
租房都需要问哪些问题租房需要问的问题有:1、家具是否齐全,维修义务由谁承担;2、房租的支付方式、支付时间;3、房子的水电煤是否已经结清;4、物业费收费标准以及物业费是否包含在房租里;5、押金付几押几;6、可否转租;7、合同期内是否会涨租金;8、租期内提前收回房
32,161 2022.04.15 -
01:07
土地确权后有纠纷的怎样解决问题土地确权后有纠纷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如下: 1、纠纷双方协商解决; 2、向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申请进行调解来解决纠纷; 3、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土地确权是指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
2,63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