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件孩子抚养权和监护权应该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孩子的探视权是法定的权利,可以在离婚程序中积极争取.离婚案件中孩子抚养问题的处理原则,是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对离婚后的子女抚养问题,一般法院会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情况:(1)应考虑父母双方的个人素质、对子女的责任感、家庭环境、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因素。(2)应考虑不能生育和再婚有困难的父或母的合理要求。(3)在双方的各种条件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原则上由经济能力较强的一方抚养。(4)10周岁以上有识别能力的子女,无论由父还是母抚养,都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5)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这主要考虑孩子尚处在幼儿期,需要母亲的哺乳,母亲更能给孩子体贴和照顾。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除了尊重孩子的个人意见外,收集相关有利证据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孩子的抚养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双方基本条件取证;父母双方基本条件取证;儿童生活环境取证;孩子的意见很重要;考虑到法官判决子女抚养权归属的因素。
可以证明自己属于下列情形,将有利于争取孩子抚养权: (1)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2)父母愿意且有能力帮忙一起照顾孩子。 (3)孩子愿意与其一起生活。 (4)已经丧失生育能力。 (5)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
离婚孩子抚养权监护权如何分配
离婚孩子抚养权监护权的分配是: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法律规定的情形的,可随父方生活;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3.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
2021.01.12 123 -
孩子抚养权应该如何处理呢
离婚关于子女抚养权的问题,由双方协议处理,无法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以及保障子女合法权益出发,根据具体情况判决。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2021.02.21 196 -
如何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和监护权
争夺抚养权的方式:当事人可以提供自己具有经济收入、居住条件、教育条件等相关优势的材料,以及对方存在患有严重疾病、不履行抚养义务等不利于子女成长等相关证据争夺抚养权。而监护权一般无需争夺,因为即使子女由一方抚养,另一方也享有子女的监护权,法律
2021.03.12 140
-
离婚孩子抚养权怎么判?如何确定孩子的抚养权和监护权?
一、法院会从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保护子女合法权益结合父母双方的实际抚养能力和条件等具体情况考虑判决孩子的抚养权二、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3、对
2022-04-13 15,340 -
离婚案件中孩子抚养权、监护权、监护人的处理原则是什么孩子争夺权
孩子的探视权是法定的权利,可以在离婚程序中积极争取.离婚案件中孩子抚养问题的处理原则,是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对离婚后的子女抚养问题,一般法院会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情况:(1)应考虑父母双方的个人素质、对
2022-02-05 15,340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和继承权应该如何处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第十四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第十五条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
2021-06-18 15,340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和监护权
抚养权方面,要按照哪一方的抚养对孩子成长最有利原则,法院确定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孩子现在的生活状态、夫妻双方的工作收入及道德方面及孩子是否一直由一方父母在抚养等因素来判断。2岁以下的小孩一般判给母亲抚养
2022-02-01 15,340
-
01:12
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如何处理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判决如下: 1、离婚时,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除非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母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可以由父亲抚养; 2、已满两周岁的
463 2022.06.06 -
01:12
离婚孩子抚养权应该归谁父母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权可以由双方共同协商决定。一般情况下,由经济收入、健康状况、思想品德等条件较好的一方抚养。处于哺乳期或者两周岁以下的子女,抚养权应归其母亲。对于十周岁以上的子女,可以适当参考子女的意见。 夫妻双方一方患有严重疾病的情况
2,217 2022.04.17 -
01:37
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应该归谁父母离婚后,子女抚养权的归属问题可以由双方协商达成协议,若协商无效,则可上诉至人民法院,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抚养权归属。 1、对于处于哺乳期的孩子,法院原则上会将孩子判给母方抚养;对于8周岁以上的子女,可以适当参考子女的意愿; 2、夫妻双方
1,31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