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交保险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就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具体的缴费情况如下:五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有的企业在发放时有基本工资,有相关一些补贴,但有的企业在缴纳时,只是基本工资,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各地缴纳比例不一样。 养老保险:目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1%(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医疗保险: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9%,个人2%+3元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个人1%; 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 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1%,你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 住房公积金: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0%。2010年下半年起,全市统一规定所有用人单位按工资的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都是工资的12%。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未与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队投诉,并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员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怎么办
如果公司不续签合同,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公司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终止劳动合同的,没有经济补偿金。否则即使是员工不续签劳动合同,公司依然要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方式:每满一年支付
2020.01.15 183 -
公司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工资。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双倍工资从用工满一个月后的第二天起到补劳动合同前一天止,最高不超过11个月。国家规定只要发生劳务关系,都需
2020.05.23 587
-
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未交保险合法吗?
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保险是违法的。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需要缴纳社会保障,可以向劳动监督大队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会保障也可以要求补充和经济补偿。
2021-12-22 15,340 -
公司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
公司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应当直接找公司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可以向劳动监督执法大队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
2022-03-15 15,340 -
公司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公司未与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队投诉,并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
2021-12-26 15,340 -
公司与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
关于公司与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回答,根据华民共劳合同规定:第八十二条用单位自用工起超月满未与劳者订立书面劳合同应向劳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用单位违反本规定与劳者订立固定期限劳合同自应订立固定期限劳合同起向
2022-03-31 15,340
-
01:28
公司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有什么后果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公司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有什么后果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的规定,劳动者在公司上班期间,公司如果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则公司自用工当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没有和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的,公司应该向劳动者支付
3,487 2022.04.17 -
00:59
公司不给员工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如果公司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到一年内还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应当每个月支付员工两倍的工资。满一年还不签订,视为订立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因此,如果出现这种情形,劳动者可以向单位主张两倍工资。具体可以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申请劳
3,613 2022.05.11 -
01:12
企业未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公司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公司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而针对公司的不法行为,劳动者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 1、劳动者
960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