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利用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利用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5年4月20日高检会〔1995〕11号)》”的内容,已经被纳入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以及根据该《决定》内容制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当中。 在该解释第七条当中,对于信用卡诈骗案件的几种类型“(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的起点,都将构成犯罪的起点数额,即数额较大统一为5000元,没有区分地区。第(四)项恶意透支的,还需要一个持卡人“仍不归还”的条件,就是指自收到发卡银行催收通知之日起三个月仍不归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已于2020年8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0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8月20日起施行。
为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要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的特点,坚持全链条全方位打击,坚持依法从严从快惩处,坚持最大力度最大限度追赃挽损,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坚决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
-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民间借贷属于民事行为,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约束和保护。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
2021.04.15 763 -
关于办理电信网络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6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以法发〔2016〕32号印发《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该《意见》分总体要求、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面惩处关联犯罪、准确认定共同犯罪与主观故意、
2020.03.20 272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利用信用卡诈骗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转发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利用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通知内容如下: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
2022-02-11 15,340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犯罪案件适用调查和强制措施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对于被采取调查和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巳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办案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根据坦白罪行的轻重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确定从宽的比例。 (
2022-03-28 15,340 -
最高院关于集资诈骗罪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
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
2023-02-14 15,340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以
2022-03-07 15,340
-
01:02
信用卡诈骗罪最高刑多少年信用卡诈骗罪的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信用卡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如下:1、犯罪分子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
986 2022.04.17 -
01:07
信用卡诈骗罪最新立案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涉嫌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以立案并追诉: 1、行为人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所骗领的信用卡、伪造的信用卡、已经被作废的信用卡、或者是冒用他人信用卡,实施信用卡诈骗活动,涉嫌金额在5千元以上的行为。 2、恶意透支1
1,598 2020.12.29 -
00:57
信用卡诈骗刑法规定信用卡诈骗的刑法规定,主要是指刑法第196条的规定。对犯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分子的量刑轻重,与其诈骗数额的大小有关,一般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犯罪分子进行信
1,65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