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头不具有资质工伤怎么理赔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该包工头没有资质的话,那么你可以先到该建筑公司的注册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等工伤认定结果出来之后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然后再到劳动关系履行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以建筑公司为被告,要求享受工伤待遇。具体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如下:第三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单位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四)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用工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前款第(四)、(五)项明确的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承担赔偿责任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后,有权向相关组织、单位和个人追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包工头没有资质的话,工人是可以直接告公司的,由公司承担责任,然后,公司再通过诉讼,让包工头赔偿公司的损失,如果工人将包工头和公司一起告到法院,那么法院会根据责任划分由包工头承担一部分,公司承担一部分,包工头拿不出来的,公司垫付。
包工头无资质用赔偿。承包人未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承包人于开发商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一方当事人可以请求对方赔偿损失。
-
包工头无资质不用赔偿吗
沒有资质的包工头承包工程,与发包人所签订的承包合同是无效的,造成发包人损失的,就需要赔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
2022.04.12 971 -
包工头不赔偿工伤怎么办?
劳动者因被拖欠工资发生争议时,应先向用人单位提出支付的要求,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 一般来说,多数用人单位会考虑到诉讼成本和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同意支付合理工资的要求。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签订和解协议,但要注意该协议并无
2020.12.03 85 -
工伤包工头不赔偿怎么办
工伤包工头不赔偿可以先进行工伤认定。工人可以先做工伤认定,等到伤相对稳定之后做一个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的结果,按照工伤的等级主张赔付,具体的伤残等级,可以去当地的鉴定机构去做专门的伤残鉴定。如果认定为是工伤,则可以提出工伤赔偿的申请。具体
2022.05.11 2,770
-
工程包工头没有资质不用赔偿怎么处理
根据《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把业务转包给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自然人包工头的,包工头招用的工人从事
2022-08-28 15,340 -
包工头没有资质怎么赔偿
包工头有没有资质?没有资质的应当由包工头与屋主一起承担赔偿责任。 包工头有资质的,就应当由包工头承担赔偿。 可以按照人身损害来处理。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
2022-01-31 15,340 -
包工头无资质怎么赔偿工人工地受伤
可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进行赔付: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
2022-03-21 15,340 -
办包工头没有资质怎么索赔
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之后,有权向包工头清偿。 包工头是自然人,不具有法定用工主体资格,具有法定用工主体资格的用人单位把工程发包或者转包给包工头,包工头招用的工人,在从事承包业务中发生工伤事故受到伤
2022-04-13 15,340
-
00:59
包工头无资质要怎样承担责任包工头无资质所承担的责任,有以下这些: 1、包工头无资质建房的,要承担出现工程事故的连带赔偿责任; 2、承包人欠付工程款,对实际施工人承担直接赔偿责任; 3、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
4,113 2023.01.04 -
00:53
包工头拖欠工人工资怎么办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农民工可以与其协商,请求其按时支付工资,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的,包工头仍然拖欠工资的话,那么农民工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寻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予以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农民工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农民工维
2,931 2022.04.17 -
01:12
包工头拖欠工资该怎么办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农民工可以与其协商,请求其按时支付工资,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包工头仍然拖欠工资,农民工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寻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予以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农民工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
668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