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不在居住地超生后居住地的计生部门是否有权对行为人进行征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户口不在居住地,超生后居住地的计生部门,是有权对行为人进行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法律依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第四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人民政府为主,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予以配合。《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规定》第五条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流动人口的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按照下列规定办理:(一)当事人的生育行为发生在其现居住地的,由现居住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现居住地的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二)当事人的生育行为发生在其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户籍所在地的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三)当事人的生育行为发生时,其现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均未发现的,此后由首先发现其生育行为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地的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当事人在一地已经被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实再次被征收社会抚养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计划生育证明是在居住地所在地街道办理。办理流程:办证条件:离开户籍所在县(市)的行政区域,拟异地居住30日以上,年龄在18周岁至49周岁之间,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探亲、访友、就医、上学、出差等除外)的公民。办证机构: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计划生育部门办证材料。
”居住地“是公民连续居住一定合理期限的。居住地就是居住的地方。在法律上,户口所在地叫住所地,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叫经常居住地。不满一年的地方当然就叫临时居住地或暂住地。
-
居住地是户口所在地吗
居住地是否为户口所在地需视情况而定: 1、如果公民一直都是在户口所在地居住没有因为工作或者学习原因而离开的,则居住地就是户口所在地; 2、如果公民已经离开户口所在地一年以上的,这个时候居住地就不是户口所在地; 3、实际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
2022.09.14 5,804 -
居住地不在本户户口登记地
户口登记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镇人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为户口登记机关。
2020.07.25 244 -
居住地就是户口所在地吗?
”居住地“是公民连续居住一定合理期限的。居住地就是居住的地方。在法律上,户口所在地叫住所地,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叫经常居住地。不满一年的地方当然就叫临时居住地或暂住地。
2020.01.11 692
-
户口不在居住地超生后居住地的计生部门是否有权对行为人进行征收?
户口不在居住地,超生后居住地的计生部门,是有权对行为人进行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法律依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第四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人民
2022-04-27 15,340 -
在外地行政部门有监视居住权吗?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了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坏,避免危害,控制风险扩大,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监视居住是人民
2021-11-22 15,340 -
户口不在居住地是否要征收社会抚养费
户口不在居住地,超生后居住地的计生部门,是有权对行为人进行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第四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人民政府为主,
2022-03-22 15,340 -
女生有了户口以后,是否有居住权
有户口在,不一定有居住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实施)第三百六十六条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对他人住宅享有占有和使用的利益物权,以满足居住和居住的需要。与房地产户籍没有直接关系
2021-11-19 15,340
-
01:06
医保在户籍地交还是在居住地交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必须在户口所在地。医保分三种:农村户籍,缴纳新农合。城镇户籍,缴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不限户籍,有工作单位,缴纳职工医疗保险。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都需要在户口所在地办理,是与户口性质有关的。第三种不限户籍,只需要提供身
15,513 2022.04.17 -
01:08
教资本地考生需要居住证吗
教资本地考生不需要居住证。在校生身份及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的考生,居住证选择无,若已选择有,审核通过之前可更改信息,影响不大。户籍所在地身份报考的考生,居住证选择无。非应届毕业生在非户籍所在地报考,居住证选择有。需填写居住证申领地,网上审核无
8,514 2022.05.11 -
00:56
什么人对房屋有居住权
居住权合同约定的人享有居住权。《民法典》在第14章规定了“居住权”。居住权只能由自然人享有,不能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且具有高度的人身依附性,一般不能转让或继承。居住权的设立以无偿性为原则,有偿性为例外。但法律允许当事人私人自治,有偿地设立
6,02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