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或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会受到什么制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有下列行为之一属于走私行为: 1、未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关批准,从未设立海关的地点运输、携带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国家限制进出口或者依法应当缴纳关税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 2、经过设立海关的地点,以藏匿、伪装、瞒报、伪报或者其他手法逃避海关临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国家限制进出口或者依法应当缴纳关税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 3、伪报、瞒报进出口货物价格偷逃关税的; 4、未经海关许可并补缴关税,擅自出售特准进口的保税货物、其他海关监管货物或者进境的境外运输工具的; 5、未经海关许可并补缴关税,擅自出售特定减税或者免税进口用于特定企业、特定用途的货物,或者将特定减免税进口用于特定地区的货物擅自运往境内其他地区的。 (二)以走私论处的行为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走私行为论处: 1、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货物、物品的; 2、在内海、领海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物品,没有合法证明的。
机动车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
走私罪行为的管辖机关怎么规定?
走私货物、物品的销售地、运输地、收购地和贩卖地均属于犯罪行为的发生地。对有多个走私犯罪行为发生地的,由最初受理的走私犯罪侦查机关或者由主要犯罪地的走私犯罪侦查机关管辖。对管辖有争议的,由共同的上级走私犯罪侦查机关指定管辖。对发生在海(水)上
2020.06.17 1,086 -
违反限制或者禁止通行规定是什么意思
机动车违反限制通行、禁止通行规定属于不按行车要求行驶的行为,即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所划定的禁行路段或禁行时间行驶机动车的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纠正。
2020.03.14 3,289 -
查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有关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拘留、吊销许可证。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
2020.10.21 164
-
受骗海关监管会构成走私罪吗
如果只有这一要素,就不能构成走私犯罪。构成走私犯罪的,需要同时满足以下要求:1。对象要素为国家对外贸易管制制度和税收;2。客观要素为违反海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督的客观要素。走私枪弹等违禁品以外的其他
2021-12-12 15,340 -
哪些行为属于走私行为,走私行为会被处罚,走私行为会受到什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二章第七条,违反海关法及其它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是走私行为。走私行为依
2022-01-24 15,340 -
监狱里监狱犯人违反了有关监规的规定,会对违反了监规者给予什么?
看守所有监规监纪,对违反监规者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训诫、责令反省、上械具。上械具是比较严重的违规或者被训诫等拒不改正。比如《上海市看守所监规》,是这样的:为了保证监所安全,使监管工作有秩序的进行。特制
2022-03-04 15,340 -
走私行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对一般的走私行为,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
2022-04-03 15,340
-
01:00
寻衅滋事轻伤二级会判拘役或者管制吗
寻衅滋事致人轻伤二级的,可能会被拘役或者管制。而且法院还可能会判处犯罪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行为人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的,具有致一人以上轻伤或者二人以上轻微伤;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多次随意殴打他人三次及以上;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
1,445 2022.04.17 -
00:54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什么机关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监察机关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发现证券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
6,914 2022.05.11 -
01:20
禁止种植什么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
禁止非法种植罂粟、古柯植物、大麻植物,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可以用于提炼加工毒品的其他原植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铲除。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铲除,并
12,69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