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提起诉讼应当通过哪些途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我国目前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1)监察救济。相对人就行政侵权行为向政府系统的行政监察部门申诉,请求救济。 (2)立法救济。相对人就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侵权行为,向人民代表大会申诉,请求救济。 (3)复议救济。复议救济是指相对人认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或其设置的专门机构申诉,请求救济。 (4)诉讼救济。诉讼救济是指相对人认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提讼,由人民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违法行驶为予以撤销,造成损害者判令赔偿的救济途径。
房屋拆迁纠纷提起诉讼的两种方式: 1、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搬迁期限届满后拆迁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2、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达成协议后,且拆迁当事人之间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反悔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提起行政诉讼应当满足哪些条件?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起诉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明确的起诉状;以及当事人起诉的法院是对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
2020.05.07 165 -
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1)原告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0.09.11 313 -
提起行政诉讼应当满足哪些条件
原告提起行政诉讼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原告应当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一般是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和管辖范围。
2020.06.24 178
-
行政诉讼中,应当先经过哪些程序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起诉,是指原告不服具体行政行为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审判的行为。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
2022-05-02 15,340 -
行政诉讼中,应当先经过哪些程序提起诉讼?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条件
行政诉讼起诉,是指原告不服具体行政行为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审判的行为。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
2022-04-19 15,340 -
交通事故提起诉讼有哪些途径
1、交通事故提起诉讼的,当事人可以向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 2、起诉时,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3、人民法院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受理。
2022-06-25 15,340 -
提起诉讼的途径
一般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节起诉和受理第一百零八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
2022-10-29 15,340
-
01:05
企业拆迁中能提起哪些诉讼
企业在拆迁中,因为对补偿金额存在异议,或者在拆迁中存在其他违法的情况,这时被拆迁方会选择进行诉讼,我们一般叫行政诉讼。在以下情况下,被拆迁方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1、拆迁方的前置程序存在违法; 2、拆迁的程序存在违法; 3、在拆迁时相应的政府
863 2022.12.11 -
01:04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如下: 1、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复议机关收到申请书,超过两个月不
3,520 2022.05.11 -
01:04
行政诉讼代理人有哪些类别
行政诉讼代理人分为两种,分别为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要成为法定代理人条件有两个,分别是被代理人是无行为能力人,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亲权或监护关系。法定代理的性质是全权代理,即法定代理人的所有诉讼行为,包括处分实体权利的行为,被视为是
1,43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