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算安置房过户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安置房,是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那么,安置房过户费怎么算,安置房过户费怎么算: 1、交易手续服务费:住宅6元/平方米(房改房、经济适用房、安居房减半收取:3元/平方米),非住宅10元/平方米。买卖双方各承担一半。 2、登记费:普通二手房住宅类为80元/套,买方承担。 3、土地收益金(代收):房改房、经济适用房、安居工程房买卖过户时收取,按房屋正常成交价的2%计征,卖方承担。 4、核档费:50元/宗。 5、契税:税率为3%,按正常交易成交价格计征;个人购买的自用普通住宅(建筑面积144平方米以下、容积率1.2以上、交易价格4290元/平方米)契税税率减半,按1.5%征收,拆迁居民因拆迁重新购置二手房的对相当于拆迁补偿款的部分免征契税,成交价格超过拆迁补偿款的,对超过部分征收契税,买方承担。 6、印花税:税率1‰,按正常交易成交价格计征,交易双方各承担一半。 7、营业税及附加:个人购买不足两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购买超过两年(含两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两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购买超过两年(含两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8、个人所得税:所购房屋不满五年上市交易时收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税率20%,按财产转让所得(本次交易价格-房屋原价-原缴纳契税-本次缴纳营业税-合理费用)计征;另一种是:未能提供原购房发票的按已成交价格的1%征收。卖方承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计算拆迁安置房过户费的方式是:买方应缴纳契税,首次购房评估额90平内1%,90平~144平内1.5%,超过144平或非首次3%;印花税,房款的0.05%;测绘费;卖方应缴纳印花税,房款的0.05%。
-
买安置房过户费怎么算
购买安置房过户费用的标准: (一)新建商品房住宅:3元/m2 (二)新建商品房非住宅:5元/m2 (三)二次过户住宅:6元/m2 (四)二次过户非住宅:10元/m2 (五)评估费:5‰ (六)拆迁安置住宅:3元/m2 (七)拆迁安置非住宅:
2020.03.12 230 -
安置房过户费用怎么算
安置房过户费的计算是:买房人缴纳房款1.5%的契税,交易费,测绘费,权属登记费取证费;卖房人缴纳房产交易盈利部分20%或者房款1%的个人所得税,交易费。
2020.05.10 123 -
安置房怎样过户
安置房,是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拆迁安置房屋一般分为两大类: 1、一类是因重大市政工程动迁居民而建造的配套商品房或配购的中低价商品房。按照有关方面的规定,被安置人获得这种配套商品房的,
2020.01.24 159
-
安置房过户费怎样算的
不同类型的安置房过户费又算不同:如果着急过户可以办理赠予或者继承,只需交纳契税。但是也有较大的风险。如果不急于过户,可以等证过五年后办理正常过户,也是交纳契税。(证不满五年正常过户有高税)。主要涉及一
2022-05-19 15,340 -
安置房过户费怎样算的?
不同类型的安置房过户费又算不同:如果着急过户可以办理赠予或者继承,只需交纳契税。但是也有较大的风险。如果不急于过户,可以等证过五年后办理正常过户,也是交纳契税。(证不满五年正常过户有高税)。主要涉及一
2022-05-19 15,340 -
买安置房过户费怎样算
不同类型的安置房过户费又算不同:如果着急过户可以办理赠予或者继承,只需交纳契税。但是也有较大的风险。如果不急于过户,可以等证过五年后办理正常过户,也是交纳契税。(证不满五年正常过户有高税)。主要涉及一
2022-05-18 15,340 -
拆迁安置房过户费怎样算
买房人应缴纳税费: 1、契税:房款的 1.5%(面积在144平米以上的需要缴纳3%,面积在90平米以下并且是首套房的可以缴纳1%) 2、交易费:3元/平方米 3、测绘费:按各区具体规定 4、权属登记费
2022-05-18 15,340
-
01:34
房产过户税费怎么算
房屋过户的税费计算方式:二手房买卖的税款需要由双方共同负担,其中应由买方承担的有个人所得税以及增值税,而卖方需要承担的则包括契税、合同印花税等。这些税务的缴纳是为了限制房地产交易过热,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而各项税款的缴纳标准如下所示: 1
7,210 2022.04.15 -
01:19
二手房过户费如何算
二手房的过户费主要包括了下面几种税费: 1、由买方支付的契税,如果是住宅类房屋的,契税具体金额为房价的1%至3%;如果是非住宅类房屋的,契税具体金额为房屋计税价格的3%; 2、营业税,征收的税率为5.6%,如果出售的普通住宅是个人购买满了两
138 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