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和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网络诽谤罪是指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并且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诽谤事件日益增多,因此网络诽谤罪也因此孕育而生。网络诽谤严重扰乱了正常网络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网民的思维习惯。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明确网络诽谤入罪标准,即谣言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明知诽谤仍提供帮助以共同犯罪论处。司法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是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此外,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与此同时,司法解释还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的入罪标准,即“情节严重”的认定问题。今日公布的司法解释明确,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是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是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是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是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怎么要回我的钱哦?
当事人想要回他人借的钱,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如果当事人要提起诉讼,需要准备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2020.09.11 133 -
那样算家庭暴力哦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如果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治安违法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2020.09.09 139 -
来骑哦投资平台合法吗
注意非法集资风险的识别与防范。非法集资是指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你如遭遇了非法集资,建议走集资参与人报案、登记、作证、参与刑事诉讼、等待参与分配之法律路径。
2020.07.11 3,078
-
哦已评为五级‘哦眼看不怎么哦
用人单位应当为员工购买社保,若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购买社保或者没有足额为员工购买社保,导致员工发生工伤的话,则相应的赔偿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补足差额。挂号费、医疗费、药费、住院费、交通费等依据发票计算,停
2022-10-24 15,340 -
辞工不批哦,怎么办啊?是个小啊。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公司有无违法行为,比如说有无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休息休假、缴纳社保等。
2022-10-27 15,340 -
哦,成都最低能陪多少钱啊?
工伤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及护理费、停工留薪期间工资、交通食宿费、伤残辅助器具费、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具体赔偿金额须根据本人工资及
2022-10-24 15,340 -
债务纠纷哦
一般有三种解决方式: 1、自行协商解决2、通过司法所、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调解解决。 3、起诉到人民法院解决。如认可本回复请设为满意答案。
2022-10-27 15,340
-
01:30
有谁想承包土地啊有谁想承包土地,要根据实际需要的承包对象确定。土地发包方一般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或者是村民小组来执行的。因此,有想法承包土地的农友可以前往这三个部门进行咨询,如果有愿意转包土地的,则可于协商之后签署承包合同。而承包方式通常有如下几种:
4,134 2022.06.22 -
00:58
按摩营业执照怎么办啊按摩营业执照的办理流程如下: 1、需准备店面房产证复印件。是租的房子还要租房协议书; 2、身份证复印若干张,一寸照片若干张; 3、到当地工商所申领表格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4、再到税务所办税务登记证,还得办行业代码证,在质检局; 5、拿到税务
3,685 2022.04.18 -
01:12
社保卡冻结怎么恢复啊社保卡冻结恢复的方式如下:1、参保人需持本人社会保障卡、身份证明原件到对应银行营业网点激活社会保障卡,激活后医疗保险账户将恢复正常;2、在医保定点医院使用社保卡直接启用社保功能。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首次使用社保卡时,只需正常办理门诊或住院
25,427 202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