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而不分民族、种族、教育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同。我国宪法第二章规定,公民享有下列基本权利: (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即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5)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 (6)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和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7)受教育权,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8)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9)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10)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残废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11)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民主、法治、人权是人类共同的政治理想,也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自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来,民主作为一种政治价值已逐步得到普遍承认,实行民主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在现代民主和法治国家,民主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丰富公民民主权利的内容,拓展民主权利的范围,创新民主权利的实现形式,完善民主权利的保障制度,是当代世界各国政治发展、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中面临的共同任务。民主的精髓在于人民主权,主权在民的理论是近代西方民主理论的核心,而近现代民主权利观念源于人民主权学说。公民民主权利的内容是人民主权的具体表现,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是国家确认和践行人民主权原则的必然要求。所以上述的基本权利中1,2,3,4,11是民主权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具体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2)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惩罚。
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指:一是国家法律对于全体公民,不分民族等,都是统一适用的。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并承担同等的义务。二是任何合法权利受到侵犯的公民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三是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国家在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
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具体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2)公民的合
2020.10.31 1,019 -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1、在我国,法律对于全体公民都是统一适用的,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承担同等的义务; 2、任何权利受到侵犯的金民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不能歧视任何公民; 3、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要保证诉讼当事人享有
2020.07.02 338
-
我国宪法规定的民族平等原则有哪些
中国宪法规定,宪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互助关系。禁止歧视和压迫任何民族,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根据少数民
2021-10-28 15,340 -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和什么基本权利
我国宪法第二章规定,公民享有下列基本权利:(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即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
2022-03-14 15,340 -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平等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适用法律上的平等,不得表述为“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2022-10-14 15,340 -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含义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指人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022-11-23 15,340
-
00:56
受教育者享有哪些平等权利
受教育者享有以下平等权利: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
2,526 2022.05.11 -
01:06
宪法宣誓在我国哪一年写入宪法?
宪法宣誓在我国2018年写入宪法。2018年2月24日,第10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宪法第27条增加了一款,这个条款就是宪法宣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在国家拥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5,695 2022.05.11 -
01:35
少数民族结婚年龄怎么规定的
目前从我国各地现行的各种补充规定或者变通规则来看,关于少数民族结婚年龄, 各自治或者地方均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女不得早于十八周岁,与此同时, 各自治或者地方的有关规定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也略有不同,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在补充规
1,62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