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劳动合同了没签劳动合同工伤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没有劳动合同的前提下,劳动者应先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诉确认劳动关系,仲裁裁决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到劳动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及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该两份鉴定结论出来后可先向用工单位针对工伤待遇进行协商,若用工单位不给予,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向劳动仲裁申诉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可提供招工表、两人以上证人证言、工作证、工作服等能够证明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文件、物品等。如果经认定属于工伤,应享受医疗费、工伤津贴,如果被评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按照伤残等级应享受伤残补助金,如果想与用工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还可再主张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没有劳动合同的前提下,劳动者应先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诉确认劳动关系,仲裁裁决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到劳动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及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该两份鉴定结论出来后可先向用工单位针对工伤待遇进行协商,若用工单位不给予,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向劳动仲裁申诉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可提供招工表、两人以上证人证言、工作证、工作服等能够证明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文件、物品等。 如果经认定属于工伤,应享受医疗费、工伤津贴,如果被评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按照伤残等级应享受伤残补助金,如果想与用工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还可再主张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伤了怎么办
在我国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伤了,用人单位也需要依法为员工申请工伤认定。对于工伤认定得申请不需要劳动合同,只要可以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就有义务为员工申请工伤认定。
2020.07.21 146 -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劳动法规定不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在自入职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时候,要求用人单位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法律上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
2020.09.07 357 -
工伤没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劳动合同没签,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受伤职工仍可以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要求工伤待遇;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则应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赔偿全部的工伤待遇。
2020.06.18 141
-
没签劳动合同出了工伤,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出现工伤的,受伤职工仍可以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要求工伤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则应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赔偿全部的工伤待遇。 如果用人单位与职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
2022-04-25 15,340 -
没有签劳动合同,出现了工伤,怎么办,没有签劳动合同
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出现工伤的,受伤职工仍可以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要求工伤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则应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赔偿全部的工伤待遇。 如果用人单位与职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
2022-04-12 15,340 -
没有签劳动合同,出了工伤,怎么办,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伤怎么办
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出现工伤的,受伤职工仍可以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要求工伤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则应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赔偿全部的工伤待遇。如果用人单位与职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
2022-03-25 15,340 -
没有劳动合同, 未签劳动合同出了工伤怎么办?
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出现工伤的,受伤职工仍可以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要求工伤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则应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赔偿全部的工伤待遇。 如果用人单位与职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
2022-05-06 15,340
-
00:54
工伤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工伤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需要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或者起诉的方法解决。 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所有工伤赔偿金都应由单位承担。首先要求单位向当地劳动保障部们申请工伤认定。住院治疗所需医疗费用、陪人费、生活费等都由单位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福利
1,438 2022.05.11 -
01:05
没签劳动合同受工伤怎么赔偿
没签劳动合同受工伤的,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医疗费用。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所有工伤赔偿金都应由单位承担;应要求单位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住院治疗所需的医疗费用、陪护费、生活费等都应由单位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的单
1,773 2022.04.17 -
01:02
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没有签劳动合同的话,劳动者有权直接向公司请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一定期限内企业仍不签订的,按照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权请求支付双倍工资。劳动者在首次用工之日起,就有权请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是原则性的规定,并不受一月或一年期限的影响。劳动者首次
2,55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