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函的法律效力有什么作用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律师函是指律师接受客户的委托就有关事实或法律问题进行披露、评价,进而提出要求以达到一定效果而制作、发送的专业法律文书。其作用在于:1.律师函以便捷的方式追回委托被拖欠的货款等债权。商业活动中拖欠货款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直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不仅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而且还会因此失去客户。如果通过律师发函向客户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客户将会考虑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对其的不利后果,多会偿还欠款。2.在尚未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之前,通过律师发函,可以起到顺延诉讼时效的效用。3.通过律师发函可以澄清事实、制止不法的侵权行为。
律师函的法律作用有: 1、正式函告,促其履约。如果不履行律师函的话,可能会起诉到法院。 2、在诉讼中可以中断诉讼时效。保护公民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权利人可以通过自行发函或发律师函的方式来中断诉讼时效,保证自己权利的持续性得到法律保护。 3、费用风险的转移。对方收到律师函后依然拒绝履行义务,一旦诉讼,除了要承担约定或法定的偿债金额或赔偿金额外,还要承担诉讼费、鉴定费、律师费、保全费等费用。 4、澄清事实。对于当事人之间难以厘清或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关系,通过律师函的叙述理清条理。 5、留存证据。对于难以通过其他途径固定的证据,通过发律师函引发的对方的作为或不作为,创造证据产生的可能性。 6、通知合同解除。律师函具有的正式性可以更好地将通知送达对方已达到解除合同目的。 7、其他事项。比如行使撤销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等。
-
律师函有什么法律作用
律师函的法律作用如下: 1、有用于催告对方履行义务的,有用于警告对方停止某些行为的,有用以询问某一些特别的规定的; 2、有用于答复特定人的问题的; 3、还有用于澄清某一事实或者进行某一项公示的。 律师函的效果一方面在于预防或者抑制风险的扩大
2022.07.02 393 -
律师函的法律效力
律师函法律效力为: 1、以便捷的方式追回委托被拖欠的货款等债权; 2、在尚未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之前,通过律师发函,可以起到顺延诉讼时效的效用; 3、通过律师发函可以澄清事实、制止不法的侵权行为; 4、用律师函履行其他法律告知义务; 5、通知
2020.06.17 267 -
律师函的法律效力
律师函的作用为,1、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债务经过三年就属于自然之债,债权人取得诉讼时效的抗辩,当债务的诉讼时效快到期时,债权人可以通过向债务人寄律师函,从而达到重新计算诉讼时效的作用;2、律师函可以达到提前通知对方的效果,可以
2021.11.17 613
-
律师函律师函的法律效力是什么意思?
1、行文关系单一。主要用于向委托人指向的人依法表达法律诉求。 2、应用领域广泛。基本上可以在一切法律业务中使用律师函,因此其适用于范围非常广泛,从诉讼到非非诉讼领域,从民事到商事领域等等。 3、精悍灵
2022-11-08 15,340 -
律师函有法律效力么?
1、没有,律师不是行政、司法机关,其声明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 2、律师声明仅是代表他人对特定行为的声明,与他人直接声明没有什么区别,唯一区别是律师声明是依据法律作出的。 3、什么时候律师正式起诉你,
2022-05-16 15,340 -
律师函有什么法律作用
1、催款、催债是最常见的发函原因。 通常,对于纠纷不大、争议金额明确的债权债务,通过律师发函向债务人说明需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及不利后果,多数情况下债务人会考虑继续违约的成本最终偿还欠款。 2、制止对方的
2022-10-15 15,340 -
律师函的法律效力
律师函,又称律师信,是指律师接受客户的委托就有关事实或法律问题进行披露、评价,进而提出要求以达到一定效果而制作、发送的专业法律文书。 律师函是一种非官方文件,主要表达当事人对事件的某种看法,并不具备
2022-03-14 15,340
-
00:56
告知函是否有法律效力告知函不具有法律效力。告知函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起到通知的作用,仅为通知当事人履行义务或者停止侵害行为等,如果不履行自身应尽的义务或者停止侵害行为等侵权行为,将进行下一步的行动。因此,告知函只是起到一定的告知和警告作用,如果催告后不进行处理,
14,409 2023.02.18 -
01:18
合作意向书的法律效力首先,不能片面地认为合作意向书具备或者不具备法律效力,关键要看其内容。单从一般意义上的合作意向书来看,合同与合作意向书的不同在于:合同中应当规定合同签订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而合作意向书的内容一般仅包括合同签订主体,以及主体间就某一
2,046 2022.04.17 -
01:23
什么样的遗嘱有法律效力不符合以下任一无效情形的遗嘱具有法律效力:1、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所立的遗嘱无效。也就是说,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必须具备完全行为能力,其所立的遗嘱才有效;2、受欺诈、胁迫等而立的遗嘱无效。即遗嘱的内容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3、
4,80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