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与他人同居半年以上是否构成重婚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明知他人结婚的情况下,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半年以上,涉嫌重婚罪,本案是否重婚看案情定。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关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 所谓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是指本人虽无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故意与之结婚的(包括登记结婚或者事实婚)。此种行为是有意破坏他人婚姻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重婚罪】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与他人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处理。 重婚罪,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一个: 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 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领取结婚证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互相串通作弊领取结婚证的; 2、与原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没有登记确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为先法律婚后事实婚型; 3、没有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已登记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 如果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其中之一,那么就依法构成重婚罪。
结婚之后与他人不是以夫妻名义进行同居的,不构成重婚罪。虽未登记结婚,但事实上与他人以夫妻名义而公开同居生活的,亦构成重婚。《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规定,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的“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
同居后与他人结婚是否构成重婚?
同居后与他人结婚是否构成重婚,是需要根据案件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的。 同居后与他人结婚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是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后,又与其他人登记结婚的,构成重婚罪; 2、如果是是与他人同居,但并未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又明知对方有
2021.12.22 77 -
与他人同居就构成重婚罪吗
仅与他人同居不会构成重婚罪,但有配偶与他人同居如果形成事实婚姻的,会构成重婚罪,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重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7.19 125 -
婚内出轨与他人同居是否构成重婚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不等于重婚。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的“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重婚分为:法律重婚和事实重婚。 法律重婚是指未离婚,又与他人
2021.11.22 77
-
丈夫与他人半年以上,是否构成重婚?
若丈夫与她人以夫妻名义同居,则构成重婚罪。
2022-10-25 15,340 -
与他人同居多年后与他人同居后又与他人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
法律上重婚的认定标准。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行为,有时亦指因上述行为而形成的违法婚姻。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者与之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2022-05-01 15,340 -
与他人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发生的以夫妻名义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处罚的批复》中规定:“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1994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发布)
2022-01-10 15,340 -
与他人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
重婚行为的认定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有配偶者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他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登记结婚的行为;一种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指出的,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
2022-05-07 15,340
-
01:08
包二奶是否构成重婚罪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包二奶是否构成重婚罪需要具体分析: 1、法律上的重婚,即行为人在有配偶的情况下,又与二奶进行登记结婚,这个时候,行为人包二奶构成重婚罪; 2、事实上的重婚,即行为人与二奶以夫
1,995 2022.08.05 -
00:58
同居赠与财产是否有效
同居期间,当然可以向对方赠与自己的个人合法财产。赠与行为是指,一方将自己个人合法的财产,无偿赠与给对方。赠与行为是一种单务、诺成、无偿的行为。双方一旦达成赠与的合意,这时候赠与合同就立即生效,受赠人可以要求赠与人履行赠与合同。同居期间,一方
1,517 2022.04.17 -
00:49
故意划伤他人车辆是否构成犯罪
故意划伤他人车辆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是否达到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立案标准。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就应当予以立案追诉: 1、如果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应当立案; 2、如果毁坏公私财物超过三次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 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
2,17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