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出境的法律条例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条规定,中国公民往来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公民往来大陆与台湾地区,应当依法申请办理通行证件,并遵守本法有关规定。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十二条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二)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 (四)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 按照上述规定,要根据所犯罪行的性质和情节,如果具有第十二条规定情形的依法不能办理出入境手续。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案件尚未侦查或者执行完毕的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 2、没有法定的准予其出入境的证件的。 3、由于涉外法律问题被遣返的,未满限制出境年限的。 4、可能危害国家利益与安全,相关机关不予出境的其他情况。
对于某些主体,为了保证我国的公共管理秩序,相关机关会对其作出限制出境的决定。其中主要由以下几种情况:1、案件尚未侦查或者执行完毕的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2、没有法定的准予其出入境的证件的;3、由于涉外法律问题被遣返的,未满限制出境年限的。
-
法院限制出境法律规定有哪些
法院限制出境的法律法规主要有: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联合颁布的《关于依法限制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问题的若干规定》的规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二十三条;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
2022.04.15 1,178 -
外国人限制出境的条件有哪些
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被处以限制出境的强制措施所以应当满足的必要条件包括: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认定的犯罪嫌疑人或有其他违反法律的行为尚未处理并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认定的犯罪嫌疑人或有其他违反法律的行为尚未处理并需要追究法律
2020.02.26 291 -
限制出境的法律规定
限制出境的规定: 1、未持有有效出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边防检查的; 2、刑罚尚未执行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3、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出境的; 4、因干涉国境管理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
2022.04.12 2,037
-
限制出境的法律条件有哪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第十二条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二)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
2022-11-06 15,340 -
限制出境的法律有哪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条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二)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的;(三)有
2022-09-04 15,340 -
法院限制出境法律有哪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条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二)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
2023-03-19 15,340 -
限制出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中国公民有以下情形的不准出境。 1.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2.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3.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
2022-06-09 15,340
-
01:13
死缓犯限制减刑的条件有哪些关于死缓犯限制减刑的条件,具体如下: 1、累犯限制减刑,累犯一般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内,再次故意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形。由于累犯体现了较高的人身危险性,所以限制减刑;
2,089 2022.08.01 -
01:05
驱逐出境的具体方式有哪些根据《刑法》关于驱逐出境的规定,针对在我国境内,犯罪的无国籍人或者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附加适用驱逐出境,强行要求犯罪分子离开中国境内的一种刑罚。 驱逐出境具体的方式有两种: 1、独立适用,独立适用主要是针对一些犯罪情节比较轻的外国人或者无
880 2022.04.17 -
01:31
借条与欠条法律上有哪些不同欠条和借条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它们形成的原因不同,借条主要是因借贷而产生,欠款则可能是因为买卖、租赁、工程等原因产生。借款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日期,那么债权人可以在任何时间索要,时效从债务人拒绝还款时起算,最长时效不得超过三年,如果约定了还款期限
1,38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