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劳动仲裁赔偿问题不买社保是否构成犯罪

劳动仲裁赔偿问题不买社保是否构成犯罪

2023-06-26 18:3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河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6-26回复

根据现行的规定,仅仅对于用人单位未给劳动者购买社保申请仲裁的,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在用人单位不买社保、劳动者以由为此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并且要求单位给予赔偿的情况下,劳动仲裁委才会受理。 在劳动者保持与单位的劳动关系的前提下,劳动者对于单位不购买社保的,可向劳动局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应当受理并予查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社保缴纳问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申请仲裁要求补交社保,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如果要求单位赔偿没有缴纳社保造成的损失,则应当向法院起诉。

律师普法更多>>
  • 社保缴纳问题是否需要劳动仲裁
    社保缴纳问题是否需要劳动仲裁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社保缴纳问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下争议为劳动争议,可以申请仲裁: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其他。

    2020.06.10 198
  • 劳动仲裁与社保的问题
    劳动仲裁与社保的问题

    依照法律、法规应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其他劳动争议,因公司少缴社会保险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020.06.12 361
  • 劳动仲裁工伤赔偿问题
    劳动仲裁工伤赔偿问题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2020.08.16 363
专业问答更多>>
  • 社保问题是否是劳动仲裁

    社保缴纳问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

    2022-05-24 15,340
  • 劳动仲裁是否受理社保问题

    补缴社会保险不属于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而是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因用人单位欠缴、拒缴社会保险费或者因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发生的争议,应由社保管理部门解决处理。 《调解仲裁法》确定了社会保险争议属于劳动争

    2022-07-21 15,340
  • 社保缴纳问题是否是劳动仲裁

    社保缴纳问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

    2022-05-16 15,340
  • 社保问题是否可申请劳动仲裁

    社保本身的纠纷,仲裁委是不受理的,这属于社保局的管辖范围。比如说不买社保、没有按照真实工资标准购买社保等等。

    2022-08-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买卖野生保护动物是否构成犯罪 01:07
    买卖野生保护动物是否构成犯罪

    买卖野生保护动物构成犯罪,构成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行为人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将会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是

    2,560 2022.04.15
  • 单位不给缴纳社保,劳动仲裁后怎么补偿 01:03
    单位不给缴纳社保,劳动仲裁后怎么补偿

    单位不给缴纳社保,劳动仲裁后的补偿如下: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后的补偿是由单位依法在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

    6,947 2022.04.17
  • 劳动仲裁仲裁期限是多久 01:13
    劳动仲裁仲裁期限是多久

    申请劳动仲裁的有效期为一年时间。仲裁庭裁决案件,应当自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有下列情形的,仲裁期限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1、申

    2,930 2022.10.03
法律综合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