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符合《劳动合同法》四十六条规定的,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可以不请当地律师代理,请专业人士提供远程指导服务并写劳动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等法律文书。并且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是与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有关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2020标准
有《劳动法》第二十六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除此之外,解除劳动合同赔偿的标准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工资计算经济补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
2020.04.18 220 -
公司无故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0
公司无故辞退员工补偿标准包括: 1、按照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向员工支付两倍经济赔偿金; 2、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应根据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则无故辞退的应支付两个月的经济赔偿。 一、辞退赔偿包括: 1、
2022.07.19 6,556 -
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0
辞退员工补偿标准: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
2020.02.16 194
-
公司员工辞退补偿标准2020
首先,需要确定两种关系。第一,根据你说的解除劳动关系问题,那么你是属于公司的员工。20万的补偿,是属于什么补偿呢?第二,作为公司股东,在你遇到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出资额达到百分之十,你有权向法院申请
2022-03-19 15,340 -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0
一、辞退合法的1、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法定过错的,没有经济补偿金;2、没有法定过错的,有1个月工资经济补偿金,其中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辞退的,还需要支付一个月工资代通知金。二、辞
2022-02-28 15,340 -
公司辞退员工员工补偿标准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2-03-24 15,340 -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0年
单位辞退员工,单位支付员工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是根据员工在职年限计算的。每工作满一年一个月本人工资计算,本人工资包含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
2022-03-15 15,340
-
01:55
2020年最新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辞退员工补偿标准为: 1、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辞退补偿按员工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需向员工支付1个月工资;满6个月不满1年的,则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按0.5个月的工资标准进行赔偿。 月工资的标准为,被辞退员工在
2,955 2022.04.17 -
01:07
公司辞退员工最新补偿标准
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辞退员工时,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公司合法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与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直接挂钩。员工工作每满一年,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
1,217 2022.05.13 -
01:50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2021年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支付补偿金的具体情形如下: 1、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患
37,03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