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不服责任调整起诉状应该怎么写?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交警划分事故责任不服的,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申诉: 一、申请复核。 1、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2、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3、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查,并作出复核结论: (一)道路交通事故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 (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是否公正; (三)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及认定程序是否合法。 二、诉讼解决 交警下达的事故认定书在诉讼中是作为证据使用的,法院可以采信也可以不采信。如果对交警的认定或者复核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法院诉讼阶段提出重新认定事故责任申请,以法院终审判决为最终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警判定责任不服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证明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同一事故的复核以一次为限。
交通事故起诉状一般这么写: 1、写明原告和被告的身份基本信息; 2、写明原告的诉讼请求、以及事实和理由等内容; 3、写明证据以及来源。 在交通事故起诉状的事实和理由部分一般要陈述交通事故的情况,并写明诉讼请求的依据。
-
交警写了责任书不服怎么办?
不服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向上一级交警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上一级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复核申请后5日内,会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复
2020.01.17 226 -
不签合同起诉状应该怎么写
不履行合同起诉状应当这样写: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 3、原告请求被告按照约定履行合同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把合同的情
2020.05.21 374 -
起诉离婚起诉状应该怎么写
起诉离婚的起诉状应该这样写:写明原告和被告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双方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写明自己的诉请即解除二人的夫妻关系;写明申请离婚的原因是夫妻感情已经破裂,并列出相关证据;最后还要写明致送法院及起诉
2020.06.05 177
-
要求调整赡养费的起诉状应该怎么写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
2022-10-11 15,340 -
不服行政起诉状应该怎么写
网上搜一下行政诉讼状被告是人社局,第三人是用人单位问问法院在哪里起诉现在是异地审理可以找律师代理,有困难,可以到司法局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哪里指派的律师不收费
2022-10-05 15,340 -
责任追偿起诉状应该怎么写?
以下就是关于承担保证责任后追偿的起诉状问题的解答:原告:南通有限公司,住所地南通市路,法定代表人:,职务:总经理,联系电话:。被告:南通有限公司,住所地南通市路,法定代表人:,职务:总经理,联系电话:
2022-07-22 15,340 -
交通事故责任赔偿起诉状应该怎么写?
损害赔偿起诉状,是公民、个人或其他组织作为民事原告在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为维护自身的民事权益,依据事实和法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裁判时所提出的书面请求。文书样式原告:姓
2022-08-24 15,340
-
01:32
被起诉离婚,不想离婚,答辩状应该怎么写答辩状主要针对原告起诉书里面叙述的事实和诉求作出回复,如果不同意离婚的话,要写不同意的理由。具体可以从双方的感情基础、家庭情况、以后想如何改善夫妻关系等方面来写。一般来说,对于第一次起诉的答辩状,只要表明自己不同意离婚的强烈愿望。如果没有法
2,170 2022.04.17 -
02:14
想要增加抚养费,起诉状应该怎么写想要通过诉讼的方式要求对方增加抚养费时,起诉状应该围绕原被告的身份信息、案由、诉讼请求和事实与理由,来进行撰写。首先,起诉书要写明原被告双方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职业、住址、联系电话等。变更抚养费案件的原告为子女,监护
2,434 2022.05.11 -
01:22
交通事故起诉状怎么写交通事故起诉状应按以下顺序来写:1、标题为民事起诉状或起诉状均可。2、开头应当写明原被告双方的基本信息。个人应写明姓名、性别、实际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3、诉讼请求。诉讼请求应当明确具体。4、事实与理由。5、证据及证据来源,可以单列为证
7,37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