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在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通过调解、仲裁和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其中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要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如果超出了期限,自身权益将难以得到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该时效期间可因法定事由中断或中止,当事人要对中断或中止的事由提供证据予以证明。该条第四款还规定,如果劳动关系一直存在,那么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主要有: (1)协商处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处理:到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人社部门劳动争议调解申请调解; (3)申请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达成调解协议后未履行的,劳动者可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4)提起诉讼:对仲裁不服的,保留相关证据材料,去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方法有: 一、应积极及时的学习和了解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法维权。 二、与用人单位先行协商,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三、通过正规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处理。 四、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五、向法律维权中心或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劳动争议法律援助。
-
劳动者如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在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或途径实现:1、与用人单位协商;2、通过第三方与用人单位调解;3、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纠正单位的违法行为;4、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5、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
2022.04.12 2,903 -
劳动者如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劳动者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途径有: 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也是最重要的法律武器。 2、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对劳动法和相关的法律要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 3、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劳动
2020.09.11 186
-
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主要有: ( 1)协商处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 2)调解处理:到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人社部门劳动争议
2022-05-13 15,340 -
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一、关于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部分,该主张要受仲裁时效的约束,仲裁时效是一年,从你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第二、尽可能取得证据证明你从09年度即进入该单位工作,这样可以提高提前
2022-03-17 15,340 -
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
劳动者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最好做好以下三点: 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2、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3、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劳动者要
2022-03-12 15,340 -
劳动者在期间内应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可以通过调解、仲裁和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其中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要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如果超出了期限,自身权益将难以得到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
2022-03-30 15,340
-
01:01
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协商解决,可以到法院起诉,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可以进行刑事自诉。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主要是看自己的什么权益受到了侵犯。一般的生活中,民事权益会受到侵犯,也比较常见。当事人如果在协商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可以到法院提起民
5,124 2022.04.17 -
00:56
男方出轨离婚女方如何维护权益
男方有出轨的行为,首先应该看男方是否已经严重到了构成与他人同居或者重婚的情形。如果构成了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那么女方可以在离婚的时候请求男方支付离婚损害赔偿。第二是证明男方在婚姻关系之中存在过错,男方违反了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女方可以向法
2,022 2022.04.15 -
01:04
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对消费者的权利保护有特别法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属于特别法之一。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消费者享有
4,036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