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违法扣工资的情形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违法扣工资的情形如下: 一、请假扣3倍工资违法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在节假日自愿工作应该有加班费,平常工作日请假也是劳动者的权利。 劳动者如果请事假,则工资的计算公式为:(21.75天-请假天数)×日工资。 二、孕期女职工产检扣工资违法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相关规定,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三、用人单位为捐赠强扣工资违法 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第4条的规定,职工有权自行决定捐款的数额, 是否捐款以及如何捐款都必须出于职工的自愿,任何用人单位都不得强行扣除职工的工资。 四、员工辞职单位扣工资违法 《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因此,用人单位有上述扣工资的行为时,劳动者可以按照应付工资讨薪,向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中可以代扣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其他。
不属于克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形: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
企业代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形主要有哪些
企业代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形:企业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其他。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020.04.03 116 -
企业代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形
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的工资的情形主要是《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规定的四种。另外,如果因劳动企业代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形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规定,在工资中扣除劳动者应承担的赔偿款
2020.05.07 179 -
劳动者工伤情形有哪些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因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或者收尾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
2022.04.14 221
-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扣发劳动者工资的情形有哪些
1、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没有按照岗位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违反其忠于职守、维护和增进用人单位利益的义务,有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或者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使用人单位有形财产、无形财产遭受
2022-05-06 15,340 -
劳动法扣工资的情形有哪些
扣工资仅限四种情况: 一是职工因个人主观原因没有完成生产任务,并非身体问题等所致,单位可扣减其工资,扣后工资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二是职工违反劳动纪律并造成单位损失时,单位扣减工资每月扣减比例必须小
2022-03-22 15,340 -
劳动者有哪些情形下可以扣除或者代扣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法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但是,用人单位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扣除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
2022-04-16 15,340 -
不属于克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形有哪些
不属于克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形: (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 4)法律、
2022-05-16 15,340
-
00:56
公司乱扣工资违反劳动法吗公司乱扣工资违反劳动法。劳动者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劳动者支付工资报酬。如果公司拖欠工资,那么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属于违法行为。遇到老板拖欠工资,员工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追索劳动报酬属于劳动争议
4,489 2022.05.11 -
01:09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劳动法扣工资规定,具体如下:1、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相应的经济赔偿。但是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2、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
10,083 2022.05.11 -
01:42
抽逃出资的情形有哪些抽逃出资的情形包括:1、公司资本验资后控股股东利用其强势地位,强行将注册资金的货币出资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2、股东通过其控制的其他民事主体与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增加交易成本,变相获得公司财产或伪造虚假的基础交易关系,如公司与股东间的买卖关
2,64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