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后不给财产法院如何判决?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夫妻双方对财产归谁所有以书面形式约定的,或以口头形式约定,双方无争议的,离婚时应按约定处理。但规避法律的约定无效。 2、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一方或双方劳动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一方或双方继承、受赠的财产(遗嘱或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一方或双方由知识产权取得的经济利益;一方或双方从事承包、租赁等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一方或双方取得的;一方或双方的其他合法所得。 3、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复员、转业军人所得的复员费、转业费,时间10年以上的,应按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复员军人从部队带回的医药补助费和回乡生产补助费,应归本人所有。 4、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分割财产时,各自分别管理、使用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双方所分财产相差悬殊的,差额部分,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与差额相当的财产抵偿另一方。 5、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处理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量等情况合理分割。各自出资购置、各自使用的财物,原则上归各自所有。 6、一方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婚后由双方共同使用、经营、管理的,房屋和其他价值较大的生产资料经过8年,贵重的生活资料经过4年,可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
法院如何判决离婚财产分割
1、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应均等分割。 2、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共同财产,分割时各归管理、使用方所有。相差悬殊的差额部分,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与差额相当的财产抵偿另一方。 3、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或婚前给付导致给
2021.03.14 131 -
法院判决离婚后如何重新分割财产?
法院调解离婚后有下列情形的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分割财产即可: 1、诉讼离婚时漏分的夫妻共同财产; 2、离婚后,一方发现另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行为或伪造债务侵占财产,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或处理债务。
2021.01.12 160 -
法院判决离婚,财产如何分割
法院判决离婚财产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来判决。如无特殊情况,一般是均等分割,即个人财产归个人所有,共同财产均等分割;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共同财产,分割时各归管理、使用方所有。
2021.03.16 181
-
分手后一方霸占财产不交接法院判决,分手后如何要求还
可起诉处理,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
2022-04-03 15,340 -
离婚后财产分割法院如何判决
法院判决离婚财产纠纷,一般遵循以下原则:(一)男女平等原则男女平等原则是人民法院处理婚姻家庭案件的办案指南。该原则体现在离婚财产分割上,就是夫妻双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平等地承担共同债务的义务
2021-06-03 15,340 -
分手后霸占财产不交接法院判决怎样判?
可起诉处理,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
2022-04-03 15,340 -
法院判决离婚财产如何分配
法院将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和照顾子女和妇女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 夫妻以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和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共同所有的,离婚时应当按照约定处理。 夫妻分居管理和使用
2021-11-21 15,340
-
01:25
婚后财产如何分配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婚后财产如何分配 夫妻双方结婚后,婚后所获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1、工资、奖金;2、夫妻一方或双方经营、生产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与遗赠所得的财产。法律综合各方情况以维护夫妻双方的合法
4,444 2022.04.17 -
01:03
离婚后财产如何依法分割
首先,夫妻双方的财产分为夫妻共同财产和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夫妻双方必须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但各自的个人财产是不用进行分割的。对于如何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按照意思自治的原则,应当先由夫妻双方进行自主协商,一般是一人一半,对于不动产等
893 2022.04.17 -
00:55
对法院判决不服应该如何信访
对法院判决不服的信访方式如下:可以通过网络信访信息系统进行信访、发电子邮箱或打投诉电话给相关部门,也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向社会
13,070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