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怎样规定时效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发生工伤后怎样维权?一、申请劳动仲裁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一年,即当事人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当事人提出申请后,仲裁委员会将在60日内作出仲裁裁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注意事项:(一)主张因工伤引起的工伤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在提起劳动争议仲裁前还应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及伤残等级鉴定。工伤认定申请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二)根据法律规定,主张工伤医疗费不超过12个月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金额、在仲裁委员会做出裁决后、劳动者不起诉的,仲裁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不履行的,劳动者可申请强制执行。(三)如你主张的工伤医疗费未超过上述标准,建议你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后可直接就工伤医疗费问题先行仲裁解决,其余工伤待遇可在伤残等级鉴定结果出来后再行主张。二、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认定时效的规定如下: 一、劳动者受工伤的,如果是单位申请认定工伤的需要,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起工伤认定申请。 二、如果是劳动者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申请认定工伤的,需要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时效的规定如下: 一、劳动者受工伤的,如果是单位申请认定工伤的需要,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起工伤认定申请。 二、如果是劳动者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申请认定工伤的,需要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工伤认定的时效是怎样
工伤认定的时效是一年。一般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员工申请工伤认定,如果不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可以申请。
2020.05.24 117 -
工伤认定时间规定是怎样的?
工伤认定时间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其他。
2020.02.09 129
-
工伤工伤认定时效规定是怎样的?
工伤认定时效的规定如下: 一、劳动者受工伤的,如果是单位申请认定工伤的需要,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起工伤认定申请。 二、如果是劳动者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申请认定工
2022-11-04 15,340 -
工伤认定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
2023-03-03 15,340 -
工伤认定时效的规定是怎样的
工伤认定时效的规定如下: 一、劳动者受工伤的,如果是单位申请认定工伤的需要,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起工伤认定申请。 二、如果是劳动者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申请认定工
2022-11-03 15,340 -
工伤认定时效的规定是怎样的?
1、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
2022-03-24 15,340
-
01:03
怎样进行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的流程,一般有以下的四个步骤,具体如下: 1、申报:单位申请或者职工或直系亲属申请; 2、受理:职工或者直系亲属超过一年期限未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 3、调查:对职工或者直系亲属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行政部门会对单位发
4,231 2022.04.17 -
01:01
12333怎样查工伤认定
12333通常不提供结果查询。因为电话不确定是否为当事人,这涉及当事人隐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会把鉴定结论送达工伤职工和所在单位,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
8,435 2022.04.12 -
01:17
在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是怎样的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有以下四点: 1、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2、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3、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
21,730 202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