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与道路交通有关的群众工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应当首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处理。工伤保险待遇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1)交通事故赔偿已给付了医疗费、丧葬费、护理费、残疾用具费、误工工资的。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应的待遇(交通事故赔偿的误工工资相当于工伤津贴)。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先期垫付有关费用的,职工或其亲属获得交通事故赔偿费后应当予以偿还。 (2)交通事故赔偿给付的死亡补偿费或者残疾生活补助费,已由伤亡职工或者亲属领取的,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不再发给。但交通事故赔偿给付的死亡补偿费或者残疾生活补助费低于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由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补足差额部分。 (3)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或者致残的,除按照上述两项处理有关待遇外,其他的工伤保险待遇还可以按照规定享受。 (4)由于交通肇事者逃逸或者其他原因,受伤害职工不能获得交通事故赔偿的,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工伤保险待遇。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应当首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处理。工伤保险待遇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交通事故赔偿已给付了医疗费、丧葬费、护理费、残疾用具费、误工工资的。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应的待遇。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先期垫付有关费用的,职工或其亲属获得交通事故赔偿费后应当予以偿还。
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应当首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处理。工伤保险待遇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交通事故赔偿已给付了医疗费、丧葬费、护理费、残疾用具费、误工工资的。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应的待遇。 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先期垫付有关费用的,职工或其亲属获得交通事故赔偿费后应当予以偿还。
-
警察误伤群众如何处理?
按国家赔偿执行。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责任对受害人予以赔偿的制度。国家补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其合法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了特别
2020.08.01 911 -
道路交通违法如何处理
道路交通处理如下:处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程序分为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简易程序主要针对依法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较轻微交通违法行为,由交警当场作出行政处罚。一般的程序处理是对交通违法行为处以二百元(不含)以上罚款、暂扣驾驶证、吊销驾驶证或者扣留的
2022.04.12 1,207 -
道路交通事故如何处理
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为: 1、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 2、向交通管理部门或执勤交警报案,并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 3、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的车辆、物品、尸体、当事人的生理和精神状态及有关的道路状态等,应当根据需要,及时指派专业人
2022.12.27 232
-
如何处理道路交通引起的工伤
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应当首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处理。工伤保险待遇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交通事故赔偿已给付了医疗费、丧葬费、护理费、残疾用具费、误工工资的。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再
2022-05-22 15,340 -
如何处理道路交通中的工伤事故
1、对于因道路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职工应当立即告知单位并前往医院就医;单位应当及时为职工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被认定为工伤和伤残等级后,则及时去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工伤赔偿。 2、法律依据:《工伤保
2023-07-18 15,340 -
该如何处理道路交通引起的工伤的
对于因道路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职工应当立即告知单位并前往医院就医;单位应当及时为职工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被认定为工伤和伤残等级后,则及时去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工伤赔偿。
2022-07-19 15,340 -
如何处理道路交通引起工伤的情况
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应当首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处理。工伤保险待遇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1)交通事故赔偿已给付了医疗费、丧葬费、护理费、残疾用具费、误工工资的。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
2022-03-21 15,340
-
01:08
工伤如何处理工伤处理流程为: 1、当事人到市、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鉴定申请并填写工伤申请认定表,提交当事人在所在企业盖章同意伤者进行工伤认定和《工伤认定决定书》、完整的病历资料等材料; 2、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审核。对于符合条件申请,鉴定委员会在
929 2023.01.04 -
00:53
劳务关系发生工伤如何处理劳务关系不同于劳动关系,在劳务关系中发生的损伤只能算是人身损害,而非工伤,处理如下: 1、在劳务关系中,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 2、提供劳务期间,如果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
5,249 2022.11.21 -
00:55
如何看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与法律是交叉与渗透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2、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
8,08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