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义务的法律效力的内容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赡养义务(1)后赡养义务产生于养父母与养子女收养关系解除之后,这是后赡养义务的时间特征,也是后赡养义务区别于赡养义务的形式特征之一; (2)后赡养义务的主体是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子女。凡名义上收养,实际上未与养父母共同生活,或者虽经养父母抚养但尚未成年的养子女,不是该义务的主体; (3)后赡养义务的对象是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这里包括两个要件,一是缺乏劳动能力,二是缺乏生活来源。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则不构成后赡养义务的对象; (4)后赡养义务的内容是给付生活费。这是后赡养义务区别于赡养义务的实质特征。正常情况下,一般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既包括物质赡养即给付生活费,又包括精神赡养,而后赡养义务由于发生在收养关系解除之后,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不复存在的情况下,因此,以解决温饱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物质赡养——给付生活费,成为后赡养义务的显著特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赡养协议具有的法律效力,具体如下:赡养协议的内容不违背老年人的意愿的;赡养协议的签订主体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赡养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的规定的等。
赡养义务的具体内容包含给付父母赡养费,对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给予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还需要经常看望探视父母,对父母给予关照与爱护。
-
赡养义务的法定内容有哪些?
赡养义务法定内容可以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第一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确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
2020.03.24 149 -
赡养义务的法律
我国对赡养义务的规定为: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厢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我国法律上的父母子女关系分为两种: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2法律拟制的父母子女关系。
2021.01.15 116 -
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赡养义务是《民法典》中规定,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的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可以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 子女不赡养老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女儿支付赡养费; 也可以向当地的居委会或者人民
2021.02.03 145
-
赡养义务的法律效力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仅发生在婚生子女与父母间,而且也发生在
2022-06-24 15,340 -
赡养义务的内容是什么
一是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或者租赁关系。老年人的自有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二是赡养人不
2022-05-20 15,340 -
非义务赡养协议的法律效力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七条规定,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同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赡养人所在组织监督协议的履行。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三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妥善
2022-08-21 15,340 -
赡养老人义务的法律基本内容是什么
赡养义务法定内容都有: 1、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2、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
2022-11-13 15,340
-
01:28
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相对应,成年子女也应当对父母履行相应的赡养义务。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主要是根据我国的婚姻法以及民法典。根据婚姻法第21条规定,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成年子女,需要支付相应的赡养费。根据刑法第261条规定,负有抚养义务
5,134 2022.04.17 -
01:16
法律上儿媳妇有赡养公婆的义务吗法律上儿媳妇对公婆没有赡养义务。儿媳妇与公婆之间不具有直系血亲的亲属关系,而只是由于婚姻而产生的姻亲关系,对于公婆有赡养义务的主体包括:该公婆的子女,以及一定条件下的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并不包括其儿媳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有负
1,408 2022.04.17 -
01:55
抚养义务的法律规定亲权,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人身和财产方面的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与义务。亲权是身份权,其主要是义务。父母对于未成年人子女负有的亲权义务,包括人身上照护的义务和财产上照护的义务。民法典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
3,32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