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乱公共秩序和牟取利益应当受到哪些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1)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建议依法维权。房屋拆迁补偿,应当由当地的拆迁部门公告补偿标准以及补偿方式。房屋拆迁补偿包括:房屋补偿与宅基地补偿。有营业执照的门面房,个体户,经营用房应当按照商业用房性质补偿。商业用房补偿比住宅用房要高很多,要补偿停产停业损失、装修费用、拆迁过渡费、安置等,应积极争取。如果补偿额过低或者补偿不合理,建议聘请专业拆迁维权律师通过要求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谈判、与央视等知名有影响力的媒体合作曝光等多种方式来维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和公共行车秩序的处罚如下: 一、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二、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对首要分子要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导致工作、生产、营业、教学和科研无法进行,情节严重,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触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犯罪分子,如果对公私财产或社会秩序造成严重损失的,法院会对首要分子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犯罪分子,法院会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是判处剥夺政治权利。
-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和公共行车秩序受什么处罚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和公共行车秩序会受到的处罚是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0.05.01 83 -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应当如何处罚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应当这样处罚: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一般应当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治安管理处罚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2020.09.16 1,059 -
扰乱公共秩序罪会受到什么处罚
构成扰乱公共秩序罪的,相应的处罚为: 1.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0.05.14 117
-
在公共场合扰乱交通秩序应当受到哪些处罚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是指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1、本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
2022-09-02 15,340 -
扰乱公共秩序罪受哪些处罚
1.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扰乱国家机关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
2022-11-21 15,340 -
扰乱秩序罪受到哪些处罚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
2022-06-26 15,340 -
扰乱公共秩序罪应该受到什么处罚
1.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扰乱国家机关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
2022-10-12 15,340
-
01:17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如何处罚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指,行为人通过聚众的方式,扰乱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的秩序,同时实施了抗拒、阻碍执法的行为,情节严重并且导致了严重后果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交通秩序罪,针对的是首要分子,而不是普通的参与者。针对
737 2022.04.17 -
01:12
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标准我国刑法第六章第一节规定的所有罪名,都是扰乱公共秩序罪。其中,妨害公务罪的标准是,采取暴力、威胁等方法阻止、妨碍国家公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标准是,犯罪分子煽动群众,致使群众采取暴力方式抗拒法律、法规的实施;招摇撞骗罪
2,117 2022.04.17 -
01:15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能取保吗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对其暂时解
1,29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