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克扣工资的具体的情形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出于劳动者权益保护考虑,法律法规对单位克扣工资做了如下限制: 单位克扣的只能是员工的工资。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看,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 值得注意的是,下列收入不列入工资总额: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出差伙食补助费、误餐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红)和利息;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由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费、生活补助费等;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等。 换言之,上述收入不属于工资,企业没有权利以任何形式予以克扣。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属于单位克扣工资的情形: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不属于单位克扣工资的情形有: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单位克扣工资的具体法律法规
用人单位克扣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其他法律责
2020.05.30 96 -
单位可以代扣工资的情形有哪些
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的工资的情形主要是《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规定的四种。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
2020.05.26 166 -
恶意克扣员工工资的情形有哪些
恶意克扣员工工资的情形如下: 1、明确表示拒不作为的。即明确拒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应当然地认定为故意。包括无正当理由拖欠,不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虽表示应支付,但主动实施作为,为不支付找借口的,应认定故意。如无正当理由转移财产,
2022.10.21 672
-
单位代扣工资的具体情形有哪些
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的工资的情形有: 1、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代缴的应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
2022-07-02 15,340 -
单位克扣工资的情形
“克扣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但是,以下几种减发工资的情况不属于“克扣工资”:(1)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3)用人单位依法制
2022-03-09 15,340 -
单位克扣工资的情形,劳动法对单位克扣工资做了哪些
出于劳动者权益保护考虑,法律法规对单位克扣工资做了如下限制: 单位克扣的只能是员工的工资。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看,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
2022-03-29 15,340 -
单位克扣工资的情形,劳动法对单位克扣工资做了哪些限制
出于劳动者权益保护考虑,法律法规对单位克扣工资做了如下限制: 单位克扣的只能是员工的工资。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看,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
2022-04-13 15,340
-
01:42
抽逃出资的情形有哪些抽逃出资的情形包括:1、公司资本验资后控股股东利用其强势地位,强行将注册资金的货币出资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2、股东通过其控制的其他民事主体与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增加交易成本,变相获得公司财产或伪造虚假的基础交易关系,如公司与股东间的买卖关
2,646 2022.04.15 -
01:09
挪用资金罪的三种情形有哪些挪用资金罪的三种情形为: 1、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2、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虽没有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进行
2,486 2022.10.16 -
01:58
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的有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可以得知,所谓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在单位意志支配下,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也就是说,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不能够成为单
2,75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