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岗后的工资标准如何核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职员工不称职(不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有合理调岗的权力、经双方协商薪酬标准(书面形式)确定,执行调岗后新工资标准。 一、企业调岗的目的之一就是合理的调整薪酬,否则对许多企业而言,调整岗位就失去了意义。对于劳动者不胜任工作的情形,法律规定了用人单位有合理调岗的权利,经双方协商薪酬标准(书面形式)确定,执行调岗后新工资标准。 岗位管理包含了岗位的薪酬管理,岗位异动也往往伴随着岗位报酬标准的变动,法律规定了企业在员工不胜任前提下可调岗,其让渡的应当是完整的岗位管理权,该权利包括履行新的岗位薪酬标准、新的考核办法等。员工因不胜任工作而被调整到新的岗位,其薪酬应当根据新岗位的标准确定,否则有违于“同工同酬”的基本立法思想。但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企业调薪权利的滥用,企业在调薪操作时应当基于以下前提: 1、有明确的岗位职系和薪酬对应标准;若无制度规定和合同约定,调岗后的薪酬标准应当协商确定,而不能由用人单位单方确定。 2、与员工书面确定新的岗位与报酬标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企业对考核靠后的员工能调岗降薪,但是必须与员工协商达成一致,且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将变更的内容确定下来。如果企业擅自调岗降薪,则不对员工产生法律拘束力。
口头调岗是违反劳动法的规定的。如果劳动合同中写明“如果要调整岗位必须经过员工本人同意,劳动者如果不同意调岗,是属于合同约定条件改变,协商不成,单位强行调岗,劳动者有权解除合同的,并要求经济补偿金。
-
企业如何合法地调岗调薪
企业想合法的进行调岗调薪可以有如下的行为: 1、用人单位应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调岗调薪制度。 2、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用人单位在与员工协商后,可以对员工进行调岗调薪,这样就是合法的。 3、调岗调薪首先应以有效的规章制度作为基础,按规定进行调
2020.06.11 450 -
如何审核施工企业资质
1、严格审核施工企业的资质,对挂靠、无资质等级及无取费证书的施工企业,应降低综合单价或审计确定综合单价及造价。 2、工程合同审计是投资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仔细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是否齐全、合法合规。 3、当双方对合同文件有异议时,国内合同按
2020.08.28 302 -
个人独资企业如何核定
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办理流程: 1、核名; 2、执照(企业核名后,工商资料做好后法人签字递交); 3、刻四章(法人章、财务章、发票章、公章); 4、企业注册电子税务局; 5、个人独资企业核定税种; 6、开户(法人到场或代办); 7、申领发票
2020.05.31 180
-
调岗后企业规定的工资标准怎么核定
在职员工不称职(不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有合理调岗的权力、经双方协商薪酬标准(书面形式)确定,执行调岗后新工资标准。 一、企业调岗的目的之一就是合理的调整薪酬,否则对许多企业而言,调整岗位就失去了意义。
2022-04-20 15,340 -
如何合理制定企业员工调岗调薪标准
1、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调岗、调薪、调职的弹性条款。 2、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中,明确约定调岗调薪调职的情形,进行公示并且要求员工签字确认。 3、制定好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公司只有制订了岗位说明书,明
2022-11-12 15,340 -
企业岗位工资标准表如何制定
企业岗位工资标准表按照各尽其能、按劳分配原则,坚持工资增长制度不超过本公司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平均实际收入增长幅度不超过本公司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原则。 2,结合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特点,建立起公
2022-06-14 15,340 -
如何办理调岗后新的工资标准
在职员工不称职(不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有合理调岗的权力、经双方协商薪酬标准(书面形式)确定,执行调岗后新工资标准。一、企业调岗的目的之一就是合理的调整薪酬,否则对许多企业而言,调整岗位就失去了意义。对
2022-03-26 15,340
-
00:56
工伤复工后调岗降薪合理吗
工伤复工后调岗降薪是否合理,要看是否有正当的理由。发生工伤后,劳动者不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可以调整其工作岗位,但双方为此发生争议,应由用人单位举证证明其调岗调薪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在以下情形下,企业可以不经协商一致单方对劳动者调岗:劳动者不胜任
6,410 2022.04.17 -
01:13
倒闭企业职工补偿标准
倒闭企业的职工补偿标准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补偿标准按员工在本企业的实际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需向员工支付1个月工资;满6个月不满1年的,则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按0.5个月的工资标准进行赔偿。月工资的标准为,员工在劳动关系
3,731 2021.04.25 -
01:45
企业内部资金拆借的效力如何
企业内部资金拆借的效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企业的内部资金拆借行为有效的情形。 1、根据法律规定有效的情形。一是小额贷款组织企业的贷款行为,二是外商投资企业未经批准向境外企业借贷的合同就是合法有效的。 2、依据税收征管政策有效
1,56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