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房子要两个月后才满5年.于是与房东在中介签了购房合同,定金由中介保管.两个月后办理过户手续.现在想这五万元的定金收条应由中介出具还是房东出具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二手房过户登记如何办理, 根据法律规定,国家对城市房屋所有极及土地使用权实行登记发证制度。这是政府保护房地产权属的重要方式,也是保护购房者切身利益的重要手段。因此,购买了二手房后应及时到房屋产权监理部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领取房屋所有权证。那么, 二手房过户登记如何办理: 办理过户登记需要的材料有: (一)房地产登记申请书(原件); (二)当事人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三)委托书(原件)及代理人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无代理则不需要) (四)房地产权证(原件) (五)房屋平面图(原件二份) (六)地籍图(原件二份) (七)契税完税凭证(原件) (八)房地产买卖合同(原件) (九)如果房屋被行政机关确认为承重结构被损坏,还要应当完成整改并由行政机关出具证明文件; 房地产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记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审核。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将变更事项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并通知房地产权利人领取房地产权证书;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二手房过户的注意事项 (一)房屋权属清晰。了解房屋权属,俗称“摸家底”。房屋权属是否清晰,卖方是否具有该房屋的完全产权,直接决定了房屋交易安全性。例如:商品房得有两证、“房改房”得有房改协议。而且产权人和卖方必须是同一人,不然虚假售卖,或买了房办不了证,都将直接影响到交易安全。 (二)物业交割清晰。物业交割包括水、电、煤气、停车费,以及物管费等,这些金额虽不大,但是交割不清会遗留下很多问题,如果原业主拖欠房屋有关债务会给新业主入住带来困扰。 (三)付款时间清晰。买卖双方需在签订购房合同时约定好付款流程,首款、尾款分别于何时支付,约定绝对日期,不要用“过户后付余款”,此种约定过于模糊,“过户”有很多时间点,如递交过户资料、两证均已至买方名下等,一定要明确。 (四)税费承担清晰。二手房交易涉及税费金额是笔不小的开支,虽然由谁支付均已在办证条款里明确,但其中一方如卖方在交易过程中认为个税、营业税负担过重,想毁约或者抬高售价等,都将给交易带来诸多麻烦。所以应该事前明确,以防止房东为转嫁税费而抬高房价。 (五)违约责任清晰。无论是买卖双方自行交易还是通过中介交易,都应在购房合同上明确双方责权,确定履约时间和违约责任,这样才能约束双方义务的履行,即使发生分歧也有据可依,进行追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租房定金是给房东还是中介
按照规定,租房定金是交给房东。因为房东才是租赁合同中的当事人。如果房东有给中介授权,中介可以代为领取。
2021-12-14 15,340 -
中介卖房子过户了, 中介不签合同
1、房屋如果已经过户,法律上你对该房屋已经享有所有权。 2、根据你说明的情况,是买房和中介无法达成一致导致出现纠纷,属于对方违约。 3、违约金追偿方面,在对方明确表示不继续履行合同或者单方毁约(如撕毁
2022-04-12 15,340 -
在哪里签定二手房中介的购房合同有效啊?
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处分权的当事人签订购房合同; 根据自己的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也不侵犯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利益的,应当有效。
2021-11-21 15,340 -
房子过户两天了中介通知还是不过
1、如果你有证据证明“两天后中介电话告知因政府原因暂时不能过户”(录音录像等等证据),还要证明你的资金因为中介的通知已经“挪作他用,无法抽出”,你可以不履行该合同;2、解决的办法就是把““两天后中介电
2022-01-30 15,340
-
01:08
二手房中介费谁来承担中介费有两种收费形式:一次性收取或者按照交易的时间节点进行分段收取;在房屋交易中,中介费通常是由买卖双方共同承担,实践过程中,也有由买方足额承担的情况,关于中介费具体由谁来承担,在法律上并没有严格限制和规定,只要是双方达成一致即可。 中介费
1,152 2021.03.24 -
01:02
代办过户中介收多少钱代办过户中介收多少钱,每个地区的标准不同。正常收费标准是房屋成交额的百分之1至2之间,最后具体定多少可以自己与中介协商一个价格,例如1.5或1都可以。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在房产过户中,买卖是最常见的,也是操作较为便捷和安全的方式。但是,
2,804 2022.06.22 -
01:03
杭州租房中介费收费标准杭州租房中介费收费标准如下:杭州我爱我家、链家地产、豪世华邦中介费均为买方3%,由买方承担。也就是说,买一套200万的房产需要支付60000元的中介费。除此之外,目前市场上很多小型中介门店也是按照此比例进行收取的。法律包括杭州本地的政策,都
8,719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