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选择哪些情况适用离婚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可以选择以下一种方式: 1、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后,凭双方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2、一方不同意离婚或签了离婚协议后反悔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诉讼离婚。一般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或者在被告居住超过一年以上的所在地法院起诉。一审一般3—6个月,二审一般3个月。如果法院第一次判决不离的话,六个月之后可以重新起诉,第二次起诉法院一般情况下认定为确实感情破裂无法挽回才起诉第二次的,实践中第二次起诉离婚一般都会判决解除婚姻关系。孩子由谁抚养这得看哪一方的抚养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法院确定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孩子现在的生活状态、双方的工作收入以及其他因素等,一般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由女方抚养,十周岁以上的还要听取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孩子,另一方支付抚养费,一般为月收入的20%—30%;财产,一般一人一半这样来分割,有过错的一方少分或者不分;无过错一方还可以要求过错方赔偿,包括精神损失的赔偿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女人可以选择离婚的情况: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男人在以下情况下可以选择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
哪些情形下可以选择诉讼离婚
可以选择诉讼离婚的情况有: 1、离婚只是单方意愿,对方根本不同意离婚; 2、双方对离婚无异议,但对财产分割、债务承担、子女抚养无法达成协议的; 3、一方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另一方想离婚; 4、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想离
2022.04.15 184 -
离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选择离婚
可以选择诉讼离婚的情形为: 1、一方当事人想要离婚,另一方当事人不愿意离婚的; 2、双方当事人对于离婚后的财产处理以及孩子抚养权问题等具有争议无法协商一致的; 3、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另一方当事人想要解除婚姻关系的等。
2021.01.24 380
-
离婚可以选择哪些情况
离婚可以选择以下一种方式: 1、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后,凭双方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
2022-05-02 15,340 -
离婚时可以选择的,哪些情况下可以选择离
离婚可以选择以下一种方式: 1、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后,凭双方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
2022-04-08 15,340 -
离婚有哪些情况可以选择
离婚可以选择以下一种方式: 1、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后,凭双方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
2022-04-22 15,340 -
哪些情况下可以选择离婚
离婚可以选择以下一种方式: 1、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后,凭双方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
2022-04-07 15,340
-
00:59
离婚时孩子可以选择抚养权吗
父母离婚时,孩子可以对于抚养权归属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意愿,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首先,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起诉离婚两种方式。如果夫妻双方是协议离婚的,当然可以听取孩子的意见;但是如果夫妻双方是起诉离婚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双方对八周岁以
769 2022.05.11 -
00:57
离婚后孩子可以选择抚养权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的规定,夫妻双方在离婚后,依旧可以协商变更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或者就变更抚养权问题向法院起诉。但一方当事人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对方不能继续直接抚养孩子。而且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根据最有
521 2022.05.18 -
01:11
城管选择性执法可以向哪里举报
城管选择性执法可以向上级部门区大队、市总队或纪检监察机关举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行政机关对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
10,329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