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上的不看直接签就直接生效违法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在求职时,签订劳动合同,自己一定要定位为合同平等的一方,应该明确自己有权提出问题,更有权利‘讨价还价’大胆地提出来并协商修改。因为合同中包括权利和义务。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般都是对等的,一方享受到权利,就必然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劳动合同连看都不看就签字,这是不对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之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以上是签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者在签合同时必须看清楚。 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就是说,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即用工之日起就要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必须在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最容易忽视一点,就是劳动者在离职后就认为原来的劳动合同就没什么用了。其实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应届生能直接签劳动合同吗
应届生能直接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020.04.16 107 -
买房不看合同直接签字
买房不看合同直接签字存在一定的风险,合同文本是规定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文件,需要仔细审查、核对,对于其中的关键条款更是要进行协议沟通,因此最好不要不看合同直接签字,以免增加自己的风险。是自己额外增加一些义务。
2021.01.21 326
-
直接辞职就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吗?
结果是一样的,都是解除劳动关系,只是劳动者想终止合同,美名(辞职)用人单位终止合同,叫解除劳动关系,说难听点就是开除你,前者不具有强制性,比如用人单位不同意,在合同未满时你不能走,后者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2022-08-21 15,340 -
入职就签劳动合同就能直接上班吗?
入职和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可以直接上班。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且在签订合同时可以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的文本与文字劳动合同文本可以由用人单位提供,也可以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拟
2022-11-04 15,340 -
劳动合同签了就直接走人吗?
不能直接走人,否则的话,你就违约了,劳动合同签两半如果是因为你的违约给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公司可以要求你进行一定的赔偿的; 一、如果你是在试用期,你可以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如果过了试
2022-08-12 15,340 -
毕业生可以不签劳动合同直接签劳动合同吗
毕业生可以不签三方协议直接签劳动合同,三方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并不是建立劳动关系之后必须签订的协议。毕业生可以与用人单位直接只签订劳动合同
2022-11-03 15,340
-
01:12
签了劳动合同直接走人会怎么样
签了劳动合同就意味着,劳动合同要发生法律效力。这时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当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没有通知用人单位直接走人,劳动者造成单位损失,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和赔偿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2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
3,210 2022.04.17 -
00:55
跟公司没签合同直接离职合法吗
跟公司没签合同直接离职不合法。只要产生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即使未签合同,也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就算是单位没有和员工签劳动合同,但是员工也要按照正常的离职程序,提前一个月告知用人单位,并且办理工作的交接,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才方便于日后维权。如
1,970 2022.05.11 -
01:20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吗?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劳务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的劳动者与用工者之间,形成的不是劳动关系,也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而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劳务合同相对于劳动合同,较为自由,不仅体现在用工上,在辞职上
12,73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