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受伤没有合同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先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索赔; 2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未签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打卡记录、工服、工作往来信息、证人证言、录音等可以证明你存在劳动关系证据,要求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 4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并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 5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交通费住住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解除劳动关系的,还有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等等。具体数额须结合本人工资、所在省份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情况确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工地上受伤没签合同也是有赔偿,如果是建筑工人在工地上受伤的,应该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但是劳动者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1、工作证、工作牌或有公司名称的工装;2、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3、个税完税证明等。
劳动者没签劳动合同而受工伤的,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协商不成的,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事故发生地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工人在工地上受伤怎么赔偿,没有合同
首先,证明劳动关系: 虽然没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只要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依然可以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赔偿: 事实劳动关系证明: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无书面合同或无有效书面合同形成的劳动雇佣关系以及口头协议达成的劳动雇佣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的确认需存在雇
2020.04.11 180 -
在工地受伤. 没有签合同,需要赔偿吗
在工地上受伤没签合同也是有赔偿,如果是建筑工人在工地上受伤的,应该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但是劳动者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 1、工作证、工作牌或有公司名称的工装; 2、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 3、个税完
2020.02.11 161 -
在工地上受伤没签合同有什么赔偿
补偿有: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等。但要获得赔偿需要工伤认定,赔偿金额也是根据鉴定等级确定的。因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那么您可以选择在进行工伤认证时提交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或采
2022.04.17 859
-
在工地受伤伤残赔偿没有签合同有赔偿吗
1、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有证据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或者提起确认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仲裁。); 2、进行劳动能力障碍鉴定; 3、依据伤残等级要求工伤赔偿(可协商、可提起劳动仲裁); 4、赔偿项目包括:一次
2022-05-07 15,340 -
在工地受伤没有签合同怎么赔偿
1、关键要看是否与单位形成了劳动关系,如果具有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可以申请认定工伤,单位不予申报的本人可以在一年内申报工伤,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由单位自行承
2022-04-12 15,340 -
在工地受伤没有劳动合同有赔偿吗
1首先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索赔;2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
2022-04-17 15,340 -
在工地上受伤怎么赔偿没有合同
如果属于工伤: 1、要证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2、确定单位是否在工商局登记注册; 3、需要证明是在工作期间或工作岗位上受伤; 4、需要到单位当地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单位从工伤发生之日一
2022-03-28 15,340
-
00:55
工人在工地上受伤怎么赔偿,没有合同在没有合同的情况下,如果工人在工地上受伤的,那么赔偿处理方法如下: 1、证明劳动关系。虽然没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只要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依然可以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赔偿; 2、清楚工伤赔偿标准。也就是需要清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一般是指,工伤职工
2,556 2022.05.11 -
01:05
没签劳动合同受工伤怎么赔偿没签劳动合同受工伤的,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医疗费用。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所有工伤赔偿金都应由单位承担;应要求单位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住院治疗所需的医疗费用、陪护费、生活费等都应由单位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的单
1,827 2022.04.17 -
00:53
在工地上班受伤骨折怎么赔偿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在工地上班受伤骨折赔偿的内容如下:1,工伤医疗费,康复费;2,住院伙食补助费;3,辅助器具费;4,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5,停工留薪期工资;6,停工留薪期的护理费;7,生活护理费;8,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
3,819 2022.04.17